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嘉兴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完善自动监测网络、拓展新要素监测、严格质量管理等举措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水平,服务环境管理决策。
一、推进智慧监测创新,提升应急预警能力
一是完善监测网络,开展成因性监测。建设集VOCs监测溯源、颗粒物组分站、常规空气站、乡镇微站、扬尘监测、物流通道空气站等环境空气监测预警体系。建成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省界来水监控、全市水环境预警、分区考核评估、特定功能区预警监测为基础的地表水预警监测体系。开展细颗粒物和VOCs源解析监测。二是探索先行先试,推进智慧化监测。嘉兴市大气环境精准监测分析创新应用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22]63号)试点应用场景,创新应用方案已通过专家组评审。深入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会商机制,指导嘉善县参与示范区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开展“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示范区”预报会商,完成预报17次。参与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规范》等3项规范。三是开展联合会商,推进精细化预报。开展轮值会商,打通区域快捷高效会商渠道,共同提升监测预报能力。编制空气质量预报污染提示专报26份;推进嘉善县、桐乡市作为县级城市纳入全省县(市、区)精细化预报会商;重点关注水源地,及时发布预警通报,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修订监测中心应急预案,配合完成6起应急监测任务,组织全市监测系统应急培训和演练。
二、拓展新领域监测技术,服务环境管理决策
一是拓展监测能力,补齐技术短板。积极拓展探索温室气体(CO2、甲烷)、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生物、新污染物等新领域监测能力建设,补齐监测技术短板,不断推动生态环境监测重点任务由支撑污染防治向全面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转型。二是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分析能力。深度挖掘监测数据价值,全面提升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探索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创新、丰富环境报告形式,实现监测数据到信息产品的多元转化,实现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精准管理、科学决策提供高效服务的有力支撑。三是深化品牌建设,增强服务能力。依托“第七诊所”品牌主动延伸和拓展服务范畴,开展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环境管理决策。2022年已累计开展定期体检72次,专科门诊24次,专家会诊2次,下沉问诊11次,健康科普8次。
三、落实质量体系管理,严守监测数据底线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量体系。开发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LIMS)系统,通过对业务流程等模块化管理,提升实验室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内部质控管理,制定并严格实施年度质量管理和质控计划,通过仪器检定、质量监督、盲样考核、实样加标和室间比对等方式保障数据准确有效。二是参加能力考核,开展方法确认。通过省中心组织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和体系交叉检查,完成新标准、方法的变更和确认。“十三五”期间积极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参加的19轮,50个项目能力验证考核,结果均为满意(优秀)。三是强化运维管理,开展巡查检查。通过监理检查、日调度、月检查、季考核、排名通报、提醒约谈等方式,压实各运维公司责任,不断提升运维服务质量。严格落实国省控水、气站运行管理相关要求,深化市县两级协同合作,开展站点周边设施排查,加强巡查检查,及早发现隐患,消除管理漏洞。2022年开展各类防人为干扰巡查1360多站次,有效防范了人为干扰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