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新时期长江保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决扛起湖北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担当,以恢宏视野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先后三次亲自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两次莅临湖北长江沿线考察,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湖北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三峡库区所在地,担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特殊使命,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湖北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明显变化。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连续3年稳定在Ⅱ类;长江总磷浓度整体大幅下降,2021年出境断面总磷浓度较2015年下降18.9%,19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7%。
湖北省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先后组建长江大保护省指挥部和专项战役指挥部,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和“新双十行动”。
一是壮士断腕“关”。破解“化工围江”,“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43家,沿江1公里内实现“清零”;取缔各类非法码头1810座。
二是坚决果断“禁”。依法实施禁采、禁捕、禁养,坚决落实“十年禁渔”,3.2万名渔民全部转产安置;“三无”采砂船基本清除,238艘在册采砂船有效监管;禁养区1.28万家养殖场全部关停搬迁。
三是不留空白“查”。清查长江入河排污口12480个,累计完成整治8037个;排查整治“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问题950个。
四是痛下决心“治”。城市建成区214条黑臭水体整治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厂实现乡镇全覆盖;4016艘运输船舶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改造,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覆盖所有港口码头。
五是竭尽全力“复”。岸线生态复绿面积856万平方米,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84.2万亩;整治修复废弃矿山327个,洪湖等五大湖泊退垸还湖245平方公里。今年11月,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湖北举行。
六是加快协同“转”。切实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占GDP比重由13%增至21%,经济含新量持续攀升;全省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分别累计下降30%、40%;建成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湖北已成为全国碳资产大数据中枢。
二、全面、准确把握行动方案“四个更加”新要求
《行动方案》作为“十三五”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升级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阶段,进一步突出了“四个更加”的新要求。
一是更加注重三水统筹。《行动方案》进一步突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 “三水统筹”,系统推进水源地保护和生活、农业、工业、交通、排污口等污染整治;科学构建水生态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促进长江生物完整性持续提升;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到2025年年底,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有力保障,重要湖泊生态水位得到有效维持。
二是更加注重系统保护修复。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是流域生态环境修复,《行动方案》把生态修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深入实施自然岸线生态修复、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加强重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三是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行动方案》针对化工园区、污水直排、农业面源等难点、重点问题,进一步强调提质增效、补齐短板弱项。到2025年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解决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开展化工园区初期雨水污染控制试点示范,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污染治理。
四是更加注重长效管控。《行动方案》从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推动全流域精细化分区管控、完善污染源管理体系、防范化解沿江环境风险、引导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突出治管结合,建立健全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三、做到四个坚持,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保护长江是国之大者、千年大计,湖北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全力筑牢国家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生态屏障。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守护清洁长江。全力推进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一口一策,分类治理,组织开展全流域排污口排查,摸清“家底”。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排查整治和雨污分流改造,切实解决建成区污水直排、雨季溢流等突出问题。加强小微水体治理与管护,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形成布局合理、监管有力的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格局。
二是坚持生态修复,着力建设绿色长江。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运用。推进长江、汉江、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洪湖等水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深化推进湖北省碳交易试点。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实施好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试点项目。推进落实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目标。
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力打造安全长江。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编制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推动水安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等同步发展。以府澴河、四湖总干渠、汉北河等为重点,“一河一策”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加强重点湖库水华风险防控,开展丹江口水库、洪湖等重点湖库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编制省内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
四是坚持一盘棋思想,合力构建美丽长江。加强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的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加快推动建立长江干流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省内跨市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