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察 » 正文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4.7%

日期:2022-11-2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11/29
09: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环境监督 生态保护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着成效

11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以及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等有关情况。发布会介绍,截至目前,长江流域已建立保护长江江豚相关的自然保护区13处,覆盖了40%长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护近80%的种群。截至去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完成率达94.7%。

长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背景下,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着成效。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2020年12月,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法治保障。“我们将落实《长江保护法》,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入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崔书红说。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据了解,自2017年起,我国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侵占和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督促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截至去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完成率达94.7%,其中,17个省份的整改完成率高于95%。

此外,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布会介绍,一是协同相关部门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0%以上,覆盖了所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发布关键区,90%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保护。二是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联合有关部门编制印发相关制度性文件,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工作。三是建设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试运行并初步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库。

据介绍,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不仅具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基本功能,更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目前,生态环境部共命名6批468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87个“两山”基地,“两山”转化模式和机制丰富多样。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水平显着提升,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升级,营造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新风尚。”崔书红说。

发布会还介绍了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有关情况。大会将于12月7日到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继续担任会议COP15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中国将派出由生态环境部等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前往参会。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