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获全省首批“无废城市”以来,进一步强化“三力”建设,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创建“无废细胞”64个,入选全省“无废之窗”2个,环境信访同比下降37.11%,建立全市首个“无废城市”科普教育基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化标准化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深化提质减量,提升综合治理“新能力”。 提升源头减量能力。打造特色生活垃圾分类商业街区5个,易腐垃圾减量率达16%,无废点餐率达到98%以上。挖掘工业企业减量,清洁生产审核15家,绿色化改造27项,关停淘汰“两高一低”137家。提升收集转运能力。建立智慧化商业街和末端分类处理体系,专线收运生鲜垃圾,日收集垃圾30吨。建成可回收物“定时定点+自助回收+预约上门”应用场景,布设181个可回收物收集站点。提升处置利用能力。年处置5万吨飞灰二期项目建成投运,年处置10万吨危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引入“菜场宝”等处理设备将易腐生鲜垃圾就地转化成有机肥料,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
二、强化数字赋能,激发协同监管“联动力”。 数字化监管全过程。应用“三大十招”数字化平台,开发“无废地图”数字化场景,按图索“圾”,列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重点应用“一本账”。精细化排查无死角。实施“全域垃圾无死角”“联督联查联改”等专项行动,开展“地毯式”起底、“集中式”整改、“立体式”防控,排查整改问题7.1万余个。严格化执法强震慑。深化公检法环联动执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5起,移送刑事、行政案件7起,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4起,1起入选全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三、注重治理创新,放大亮点示范“影响力”。 实践标准化。发布全国首个水果行业“碳标签”,发布全省首个垃圾数字化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规范》,牵头起草《浙江省“无废实验室”建设指南》。限塑机制化。牢牢抓住“集中购销并落实台账制度”这一关键举措,建立“四会”“四书”“四点”“四查”机制,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入选2022年全省首个“无废城市”建设巡礼。评价数智化。从“数据可统计、推进存困难、镇街能发力、地区可比较”原则构建评价体系,发布全省首个镇(街道)级“无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