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序幕。同年4月,上海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虎林基地投入试运行肩负起保障上海市中心城区生活固废中端转运的千钧重任。物流公司始终牢记自己身负的企业使命,在致力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道路上步履坚定,铿锵前行。
“全程分类”专箱转运。物流公司依据餐厨垃圾特性,研制建造新型专用集装箱,已建造223个餐厨专用集装箱,可满足每天约1200吨餐厨垃圾转运需求。此外,公司对原有水平集装箱进行湿垃圾专用标识(褐色)涂刷,用以区分干、厨余两类生活垃圾。目前已涂刷湿垃圾标识专用箱670个,能满足每天约3300吨的厨余垃圾中转运输。
压缩机工艺改造,完成横改竖项目。2017年10月,物流公司完成了所属徐浦、虎林两大市区生活固废基地由10台横式压缩机到24个竖式压缩泊位的工艺改造,实现了生活垃圾压缩机由“横式”改为“竖式”,既节约了装箱空间,又提高了45%的打包速率;同时对接集运信息化系统中的自动派位系统,根据竖式泊位下方集装箱类别,实时设定每个泊位应倾倒垃圾的类别(干垃圾、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各区局散装垃圾车辆在通过道闸后,系统自动识别其所载垃圾类别,并指定分配到倾倒泊位,轻松实现垃圾分类处置、分类运输。
“LNG绿色船舶”应运而生。2018年至2019年两年时间,公司投产并形成由8艘30TEU(LNG)集装运输船组成的新型绿色能源船队服务于上海生活垃圾水上运输。相较于传统柴油动力船舶,LNG船舶开船噪音降低,运营安全系数提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分别减排25%和90%,硫化物、PM2.5和油污水达到了零排放,环保性能更好。
提升信息化运营管理。2020年3月20日正式上线的“生活垃圾运输处置管控系统”,是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所搭建的一个重要信息化平台。集运信息化硬核升级,实现分类品质监控。公司持续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全面升级目前使用的集运信息化系统,对生活垃圾转运环节分类品质监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运用图像识别技术、硬件采集收集素材、识别湿垃圾典型夹杂物,推广干垃圾水流分析。利用泊位分配系统在各区局散装车辆在进入各基地时,系统可依据车辆IC卡信息,准确的将不同品类的垃圾自动分配到相对应的竖式泊位,严格做到干、湿、餐厨垃圾专箱转运,杜绝中转环节的混装现象。同时,在集装箱转运环节对集卡、桥吊作业进行自动识别导流,实现市区码头的需求返回箱型,利用本系统倒逼源头垃圾分类,实现对进入中转站内各品类垃圾信息化分类压缩中转处置、集装箱箱体实时定位跟踪、集装箱内货物状态实时查询监控、以及信息数据管理、手机终端查询等其它辅助功能。
多品类,打造综合分类基地。“横改竖”项目改建实施后,徐浦基地中转车间有效利用,结合上海市两网融合工作发展需要,在剩余的3500㎡空间内建成服务于中心城区的托底型两网融合集散中心,一是针对性加大设备设施投入,增升基地两网融合职能;二是兼顾拓展托底保障运营品类,形成生活垃圾全品类收运保障能力。2020年上海首个先进集光学分选、智能抓取、自动打包、无人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杂塑、废纸和旧泡沫处理流水线,投入运营,开创了城市两网融合发展新局面。
物流公司提升和优化转运方式的探索从未停歇。“智慧、低碳、新环境”,重塑行业运营管理体系将是后续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公司将立足于数字化技术在中转基地水平运输、垂直运输、船舶驾驶辅助、作业环境感知等环节的应用探索,将进一步立足自身智慧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