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阳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落实落细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全面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河湖治理成绩斐然。2022年襄阳市河湖长制综合考核成绩枣阳市位列全市第一,被襄阳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评为河湖长制贯彻落实力度大、工作推进有力县(市、区)、河湖长制宣传有力县(市、区)、河湖长履职担当成绩突出县(市、区)。
一是 河长“主”治,真抓真管
主要领导任“双总河湖长”,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全面落实,定期调度,定期巡河。各级河湖长主动履职,积极开展巡河、治河、护河,做到巡河护河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现场解决在一线,形成了四套班子领导齐抓共管局面。2022年,各级河湖长及联系单位共巡查河库11910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284个,整改率达100%。
二是 源头“严”治,常抓常管
持续推进沙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各项水污染防治任务圆满完成,考核断面(琚湾)年度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满足省、市考核要求,乡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刘桥、北郊水库2座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枣阳市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力推进再生水试点城市水资源配置工作,于2022年12月成功入选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三是 重拳“整”治,敢抓敢管
创新执法方式,首创并全面推行“河湖长+检察长”“河长制+警长”两项工作机制,积极利用辅助无人机航拍、固定视频监视等技防手段对重点河段、敏感水域进行实时监控,有效解决“执行不力、保障不足”执法难题。2022年,完成省河湖长制办及该市无人机巡查疑似河库“四乱”问题排查104处,其中需整治问题48处已全部集中交办。
四是 社会“共”治,善抓善管
深入推行“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工作机制,让公众广泛参与到河流管护工作中来。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扎实开展水法宣传,与襄阳市环保协会、民间河湖长组织等建立紧密联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河湖长制工作和环保运动中,全年民间河湖长组织大型巡河护水活动10余场次,广泛引导群众通过爱水、护水等方式,共同打造美好水环境,守护美好家园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