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黄艳代表:加强蓄滞洪区建设 构建流域绿色发展新模式

日期:2023-03-09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沛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3/09
11: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2023全国两会 水土资源 生态环境

作为一名水利人,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多年为长江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今年参加全国两会,黄艳将关注点放在改进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上。她提出,鼓励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探索蓄滞洪区建设新模式,发挥多功能综合效益,实现防洪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受访者供图

蓄滞洪区不仅是防御洪水时的蓄洪场所,也是区内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调研中,黄艳发现,长期以来,蓄滞洪区投入不足,管理薄弱,建设总体滞后。

“作为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滞洪区将持续发挥重要防洪作用,与此同时,蓄滞洪区滨江临湖,水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资源载体。”黄艳表示,受限于蓄滞洪区防洪运用定位和社会对防洪风险的不完整认知,尚未实现防洪、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开发利用。

黄艳提出,首先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对加强蓄滞洪区管控、加大蓄滞洪区内违规建设的惩治力度提出明确要求,确保蓄滞洪区分蓄洪功能。其次,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洪湖东分块、武湖、涨渡湖、白潭湖、西凉湖、康山等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尽快完善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同时,鼓励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拓宽资金渠道,提高社会资本参与蓄滞洪区建设的积极性。

黄艳建议,完善蓄滞洪区管理体系,在对蓄滞洪区风险分区的基础上,应对不同风险等级区域分别提出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对策,进一步发展农业、涉水养殖业,以及水资源利用、湿地经济、人文景观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提高蓄滞洪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蓄滞洪区水土资源,发挥蓄滞洪区滨江临水的水资源与生态优势,开展自然湿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修复生物栖息环境,提升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方面,选取有较大调蓄湖泊水体的蓄滞洪区,如长江流域的康山、珠湖、华阳河等作为试点,将蓄滞洪区作为流域重要‘调蓄池’,实现蓄洪补枯的功能;另一方面,结合城市发展空间拓展需求,选取如武汉的武湖、涨渡湖等城区附近蓄滞洪区作为试点,探索城市附近蓄滞洪区与城市融合建设新模式。”黄艳说。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