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浙江宁波:全过程数智场景应用,助力入河入海排污口“全口径”纳管

日期:2023-03-22    来源:宁波市治水办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3/22
12: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入河入海排污口 排污口整治 流域治理

宁波是一个“拥江揽湖滨海”的国际港口城市和典型的江南水乡,海域总面积835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678千米,同时坐拥浙江省“三湾一港”中的杭州湾、三门湾和象山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为持续改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宁波市积极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针对性探索排污口排查新模式、问题整治新途径,创新运用多元科技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精准识别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科学、依法治污。

全口径“排查”,摸清底数确保排口全域化“建档”

入河入海排污口作为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宁波市高位谋划,建立健全入河入海排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体系,进一步摸清底数,形成排污口协同监管基础数据库。

采取“全口径”思路,把所有直接、间接向河流和海洋排污的各类“口子”划入排查范围,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也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散排口、畜禽和水产养殖排污口等。同时,作为浙江省首个完成入海排污口排摸工作的地市,宁波市全市983个入海排污口全部建立“一口一档”;全市41个工业企业入海排污口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实现全覆盖,积极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针对重点区域、敏感区域和疑难点问题,宁波市借数“智”之力重点攻坚。

2022年,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技术支持下,市、区两级采用“卫星遥感解译、人工徒步排查、专家攻坚核查”三级排查模式,“高科技”结合“笨功夫”,全面摸清姚江重点关注区域入河排污口底数,建立姚江重点关注区域入河排污口名录。

“一张网”整合,平台搭建助力排口数字化监管

近年来,宁波市始终贯彻“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理念,完善监管制度顶层设计,实施“污染来源—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全链条、全过程精细化动态监管,为排污口整治提供长效保障。

2022年,宁波市全力开展“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将数智治水列为重要工作内容,6月率先探索搭建“甬有碧水”精准治水一体化服务平台“一张网”,集中展示全市排水管网、管网附属设施、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空间分布、基本信息、动态监测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等,实现对排水管线、泵站、泵闸、污水处理厂等设施档案的准确快速查询、检索。

同年9月,该平台被列入省“五水共治”“五水智治”数字化建设试点。

目前,该系统已接入10000余公里的市政和小区道路雨水管网、7000余公里的市政和小区道路污水管网、32家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429座排水泵站。在此基础上,宁波市综合性搭建市控以上断面汇水区域骨干河道沿岸排口三维模型。

1 完成河道调查455公里、入河排口9107个。

2 完成调查河道、排口及沿岸区域的三维实景建模。

3 完成各类水质检测800余个。

查清市控及以上断面汇水区域重点排查河段沿岸的入河排口(碶闸、支流)位置、类型、排水水质、污染来源等,形成排口调查报告,纳入“甬有碧水”精准治水平台,并应用于相关断面的整治提升。

此外,为有效加强雨污水排放监管,宁波市大力推广重点排口在线监控,充分利用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等多维度智能感知,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探索构建“警源入库—警兆设计—警情判定—警策优化”全过程监管执法体系,实现入河排污口精准监控。

多场景应用,科技创新支撑排口规范化整治

在做好数字平台数据对接和数据归集的基础上,宁波市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应用,形成多个排口整治示范性应用场景。

以支撑精准溯源为目标

北仑区水环境管理子模块作为全省“碧水提质”应用场景试点项目,构建“排口—管网—排水户”的污染溯源模式,根据排口对应的地下管网拓扑关系和基于森林的污染溯源算法,溯源至事先划定的网格化污染片区。经人工现场核实后,溯源结果同时推送至相关人员短信、平台滚动展示和问题闭环模块进行处理,实现岩河重点断面的可视化和精细化监管。

以支撑控源减排为目标

慈溪市智能排口针对雨污混排口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排水分质分流智控设备,将晴天时综合污水和初期雨水经由分流井排放至污水管网,初雨期后的雨水经由分流井通过雨水排口排入河道,从而实现晴雨天排水分质分流。运行结果表明,单个排口可削减污水入河量:生活污水类44.8立方米/日,农贸市场类90.53立方米/日,工业园区类62.88立方米/日,“六小”服务业类74.63立方米/日。

以支撑过程控制为目标

中意宁波生态园建设排口四级智慧监测系统,对园区内的企业排口、市政管网和河道进行智慧化改造,安装相关监测设备,结合降水质量监测终端建设,搭建智能智慧平台。目前,总计建有第四级企业端的智慧雨排口35个,第三级河道雨排口5个、第二级河道7个、第一级排海口1个,通过逐级检测,实现对园区企业雨污水排放的有效智慧监管,达到“晴天不出水,雨天不出污水”,确保园区河道水质稳定达标。

下一步,宁波市仍将把入河入海排口整治作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的重要突破口,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入河入海排口智慧化管理,同时着力突出特色,打造排口监督管理样板,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借鉴意义的正面典型案例。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