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测 » 正文

推进科技创新融合应用,北京海淀区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水平

日期:2023-03-2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李梦桃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3/24
11: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保护 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强化碳排放单位管理,加强科技创新融合应用,不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整体能力和水平。

坚持管理为本,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海淀区针对企业碳排放量核算困难、资金审批流程长、碳市场资源紧张等问题,加强协调沟通,督促企业按时完成履约工作,2019年—2022年,海淀区重点碳排放单位连续4年履约率达100%。开展碳排放单位排查,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囊括重点碳排放单位127家和一般报告单位75家。

同时,组织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区域减污降碳协同专题研究,有效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水平和削减潜力,辖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优于“双控”考核目标。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每年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业务纳入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课程,积极开展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加大对企业和公众的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措施为要,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海淀区聚焦工业、建筑、交通、农林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在工业领域,完成两家一般制造业企业退出和6家先进制造业企业绿色智能化改造,组织6家企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

在建筑领域,完成33个新建绿色建筑方案阶段预评审,完成凯迪拉克中心、北京卫星制造厂装修改造工程等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节能效果评估,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通过市级超低能耗示范项目验收。

在交通领域,完成66条共计77公里道路慢行系统提升工作,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新增11公里,建设滨水慢行走廊34.5公里。

在城市空间领域,完成金河、北旱河、万泉河水系治理,实现188公顷“蓝绿融合”,建成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年固碳能力达600吨以上。

坚持创新为先,强化科技成果协同应用。海淀区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打造亿华通、氢璞创能等一批氢能科技创新企业。强化电力科技赋能,依托“城市大脑”,完善“电力+环保”“电力+双碳”模块,推动污染源监管模式从被动治理向智能采集、智慧预测、精准调度转变,打造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工作的海淀样板。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