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州市阳信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大干2023”暨“标准提升年”为契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1-3月份,阳信县PM2.5浓度71μg/m³,PM10浓度119μg/m³,臭氧浓度143μg/m³,综合指数6.22,在全市10个县(市、区)排名第6。其中,3月份综合指数5.57,全市排名第1,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完善空气质量提升机制。一是编制方案细化任务。制定《2023年阳信县空气环境质量整治提升方案》,明确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业源深度治理攻坚战、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战、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6大攻坚战,细化出36项重点工作任务,涉及责任单位15个,健全完善阳信县“改善环境、保卫蓝天,群防群治、全局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格局,共同推进阳信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是定期通报找差距。对阳信县10个乡镇办空气质量进行周通报,形成及时预警、时时纠偏的工作机制,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工作格局。督促落后乡镇及时查找原因,大幅提高属地乡镇办主动提升空气质量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已发布《阳信县大气环境质量周通报》11期。配套制作环保专题警示片4部,对大气环境突出问题进行通报,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推进问题整改。三是强化约束履职尽责。强化工作落实落地导向,为履职者担当,向失职者“开刀”。阳信县城市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因工作不严不实、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不到位,被纪委作为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二、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强化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提早部署。一是率先推广“雾森”系统。积极推进加油站油气治理工作新尝试,在全市率先推广首个“雾森”系统加油站,水雾飘散而下,既降温保湿抑尘,且有效降低VOCs挥发速率,可降低50%左右的臭氧形成。这一试点做法在滨州全市推广。二是推动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全面整治现有涉VOCs企业源头治理问题,督促指导阳信县巨九能源、京阳科技、科宇能源等3家重点行业企业加快推进VOCs提标改造;加快推进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持对涂装、包装印刷行业26家企业开展全覆盖督导帮扶,摸清企业涂料、油墨的基本使用情况,督促企业升级改造治污设施,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强化帮扶指导。整合执法、监测、行业专家等力量组建专门队伍,对涉VOCs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现场指导、新媒体信息推送、发放实用手册等多种方式,向企业详细解读排查整治工作要求。组织指导企业针对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油气回收、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含量等10个关键环节开展排查整治。同时,召开企业座谈会,对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政策进行宣传,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从源头实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降低企业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围绕春季施工扬尘易发、多发的规律特点,生态环境部门主动与住建、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对接,建立起多部门“联防联动”“共治共管”工作新模式。通过群防群治网格管理、激光雷达扫描、日常巡查、夜间突查等方式,对全县施工工地扬尘问题进行督导检查,主要问题多为物料、渣土、建筑垃圾未完全覆盖,施工过程未采取湿法作业,路面积尘严重等。针对发现问题,责成相关责任部门不定期巡查、回头看,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各项扬尘防控措施,要求工地物料、渣土等全部使用土工布覆盖,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采用湿法作业,及时洒水降尘,及时清扫路面,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四、严格环境执法监管。2023年以来,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异地交叉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117家次,推动解决环境问题99起,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40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巩固环境守法成常态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滨州市阳信县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全面攻坚,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攻坚任务,有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