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南湖区入选5个全省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之一,率先开展全域水生态修复工作,通过系统谋划,确定了“全程修复、多样监管”的“全域”水生态修复路径,着力走好“绿水”“治水”“护水”之路。2022年,南湖区市控以上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100%,较2019年提升54.6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5个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交接断面自2018年以来首次考核优秀。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蝉联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南湖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五水共治”实践窗口。
一、系统性谋划,走好“绿水”路
一是多节点规划全程推进。分阶段制定工作方案,出台《南湖区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年》,制定《夯实生态绿色基底 建设碧水南湖行动方案(2021-2025年)》,实施《南湖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分主体梳理工作任务,落实作战清单,全面梳理细化任务目标,项目任务化,任务表格化,表格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挂图作战严把进度。
二是多方位部署全链修复。出台《南湖区水生态修复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不低于85%和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不低于100%的总体目标。确定水生态修复清水、补水活水畅水、农村生态屏障、水景融合文化、基础设施提升、联动共享能力“六大工程”18个项目,形成源头治水、过程护水、末端管水的全链条水生态修复局面。
三是多点位覆盖全域整治。以交接(市控)断面水质稳定改善为重点,对全区重点断面所在的三店塘、嘉善塘、平湖塘、海盐塘等“四塘”上下游5公里、陆域纵深1公里范围内开展全面排查,制定“一点一策”方案。通过查清污染源头、形成问题清单、交办整改任务“三步走”,分类督促落实整治,确保全域水环境稳定提升。
二、全流程修复,走好“治水”路
一是岸上管控实现水清。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按照“查”“建”“改”“管”的要求,突出建管并举,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的“治水升级”。截至目前,已完成232个生活小区、12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验收,10个镇(街道)通过“污水零直排”街道创建,1个镇创成市级“污水零直排”标杆镇,1个园区争创“污水零直排”省级标杆园区。
二是河道治理实现水畅。通过河道清淤打捞沉船、护岸建设岸坡治理、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手段,打通河道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无源之水”成为“源头活水”。截至目前,整治农村河道28条13公里、圩区面积4.6万亩,完成中小河流治理9公里、河道清淤34万方,累计完成85条断头浜的集中治理,“三化机制促进断头浜‘美丽复活’”入选全省水利争先创优优秀案例。
三是水体养护实现水美。高标准建设“水下森林”。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放置水生生物,构建营造“草型清水生态水”,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高质量建设美丽河湖。每年落实200万元,奖励区级美丽河道创建。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省市区各级美丽河湖88条,市级“水美乡镇”2个,全域美丽河湖格局已初具雏形。
三、多样化监管,走好“护水”路
一是全民参与聚焦“查”。招募“民间河长”队伍,用鼻子、眼睛作为检验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准,开展各类巡河活动。开展“党员带头致美、带领群众致美”活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工人纠茬队”“小青团”“优美庭院”等载体作用。全区聘请253名民间河长,开展巡河护水1.5万余次,拆除河道沿岸私搭乱建的“钓鱼台”28处,清理河道内私自种植菱秧水域面积270亩。
二是数字赋能聚焦“管”。建立“1张图+N个应用场景”水利数字化支撑平台,运用3S技术和4D成果,将河湖水下地形地貌与水文等动态信息有机结合,实现水生态治理“一图统览”。建立污水管网数字孪生系统,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和GIS信息,对污水管网、污水泵站、污水厂、河道水位等数据进行收集,实现排水管网运行及管养“一网统管”。截至目前,已完成市本级1024公里的地下管网物联感知设备铺设和811公里污水管道数字孪生建模。
三是四位一体聚焦“治”。建立“区领导点题查、督查组常态查、第三方专项查、镇(街道)交叉查”的“四位一体”督查体系,“四办”联动运用“水陆空”等科技手段,开展“联查联改联督”。针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实行“一次督办、二次约谈、三次否优”,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25次联查,下发交办单125份、曝光单109份,交办问题2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