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占据了超过70%的地球面积,对于人类来说,它与我们的关系可谓熟悉又充满了距离感:从历史来看,海洋长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上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人类也在进步的过程中加大对海洋优势的利用;与此同时,在海洋中既生活着丰富多样的各种生物,也蕴藏着这个星球上在其它自然环境中稀缺乃至无法提供的物种资源。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科研意愿的不断提升,海洋在过往未被充分熟悉与开发的部分也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这其中也包括了深海资源的采挖: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阶段性瓶颈之际,海洋深处成为了各国突破当下陆地能源过度开采的关键,这也是为何海洋具体区域的控制权长期成为国际热点议题以及为何在大洋深处仍可以见到大片的资源开发设备。
总体上来说,海洋资源利用的最终落脚点位于人类社会积极有利的方面,但鉴于这类行为直接对海洋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干预改变,它对于海洋生态的现状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一篇在近日发表的报告揭示了人类在深海进行采矿活动对海域生物族群选择栖息地点之间的关系。
在2020年,日本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的“拓洋-大古海底山脉”(Takuyo-Daigo Seamount)水域试验开采了当地海床下的天然钴物质:作为制造新能源电车动力电池内不可或缺的原料,钴的需求在目前电动车使用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也将水涨船高,因此日本此次的试验只会是该地矿产未来进一步大规模开采的前兆。
图:研究地点地图 图源:Current Biology
而正是在这次试验前后,以特拉维斯·沃什伯恩(Travis Washburn)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对这片海域进行了多次的生物数量监测:在试验开采结束后一年,当地海洋主要物种的栖息密度普遍都下降了40%以上,其中一些迁徙能力较强的肉食及腐食性鱼类的密度下降更是接近60%;与此同时,采矿业影响的不仅仅是设备运作地的生态环境,该团队发现即使是采矿区几十海里外的海域内生物密度也有明显的下降,他们认为这样的现象应归咎于采矿设备运转时在海床搅动制造的高厚度沉积物并随着洋流的方向扩散,沉积物的大量产生在降低海水水质的同时也会给海洋微生物、珊瑚礁等物种造成伤害。
沃什伯恩悲观地认为:即使本次研究的背景只是一次试验性质小规模的矿产开采,其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如此巨大,假若更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在当地进行,生态的受损程度将会是难以估量的;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研究仅仅持续了一年便完结,但正式采矿的进行却远不止这个时长,其长期影响极有可能会更深入与不可逆;同时他也承认他的团队受限于资金装备等方面的短缺,在研究过程中基本只集中了部分大型移动性强的物种,至于采矿业对迁移能力弱(如珊瑚)的物种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持续的研究分析。总的来看,采矿业对海洋的影响较为悲观,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因素。
当然,人类的社会进程仍然在进行中,完全地放弃开采海洋资源也不现实。因此,如何找到一个相对折衷的路径,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在尽量不受少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并保持自然合理状态的前提下人类可以最大化利用其优势来达到发展目标,便成为了未来相关环保组织机构的发力方向。从2023年7月9日起,国际海底管理局(ISA)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一套全球适用的海床资源开采守则,该守则旨在对商业性资源开采的规模和地理范围做出规范限制,而沃什伯恩团队的报告数据将进一步为这部规例的起草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所以就让我们对此保持关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