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7月27日表示,中国这些年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承担了大国责任、展现了大国担当。
在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为引领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
黄润秋说,这一重大转变有五个方面的标志性成就,包括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加强对海外项目的环境管理。
他举例说,中国政府宣布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宣布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启动和稳定运行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这些都彰显了我们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黄润秋介绍,中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了具有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这是得到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
他说,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全国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了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
图片
7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有关情况。
黄润秋介绍,中国这些年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了13亿千瓦,装机总量超过了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属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达1310万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向全球提供了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也正是由于风能、光伏这样一些再生能源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黄润秋说,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2%,风电装机成本下降了35%-40%,这不仅为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也为全球的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润秋介绍,截至目前,中国与沿线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经有43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我国企业在承建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环保理念。比如,加纳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建立了“海龟孕育中心”,孵化放生1万多只小海龟。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保护象群生存家园,多次延长隧道、以桥代路。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还就近期多个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在谈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黄润秋表示,截至2023年6月,第一轮督察“回头看”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超过97%;第二轮督察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超过64%。两轮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的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6万件。
他说,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比如,甘肃祁连山从曾经的乱采乱挖、乱占乱建逐步恢复到林草繁茂、河清水畅,从大乱到大治;宁夏贺兰山无序野蛮开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历史“疮疤”逐渐愈合;昆明长腰山,滇池一、二级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已全面拆除,大地重披绿装。
“今年是第三轮督察开局之年。”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紧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任务,谋划开展好新一轮督察,利剑高悬,动真碰硬。
在回答记者有关空气质量的问题时,黄润秋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5浓度上升了6.2%,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主要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气象条件极为不利、排放有所增加三个方面的原因。
他说,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严控增量,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减排存量,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公转铁”“公转水”等重大工程。继续加大监督帮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