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VOCs » 正文

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日期:2023-08-08    来源:联合国  作者:崔乐怡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8/08
10: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

随着山火在南欧和北非肆虐,联合国的顶尖气候科学家近日表示,几乎可以肯定2023年7月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此发出警告,除非未来几天出现“小冰期",2023年7月可能要打破一众纪录。

“全球沸腾的时代”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时强调,需要在排放、气候适应和气候融资方面采取全球行动。

他表示,“尽管气候变化显而易见,我们仍然可以阻止最坏的情况发生”;“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把烈日炎炎变成雄心勃勃。”

古特雷斯强调,各国领导人必须加大气候行动,提升气候正义,特别是那些对全球80%的排放负有责任的二十国集团主要工业国领导人。

他指出,即将举行的峰会将是关键时机,包括9月的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和11月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

净零目标

古特雷斯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需要制定新的国家排放目标,并敦促所有国家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

他表示,所有行为者必须团结起来,加快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公正且公平的过渡,同时在2040年前停止石油和天然气扩张,并逐步淘汰煤炭。

公司、城市、地区、金融机构和化石燃料公司的行动也至关重要。

古特雷斯:“不再洗绿,不再欺骗,不再滥用反托拉斯法来破坏净零联盟”。

儿基会|连续四年的干旱让马达加斯加南部绝望的家庭无法养活自己


为适应投资

随着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古特雷斯呼吁“全球为气候适应加大投资”,以使得数百万人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他说,发达国家必须提出明确而可信的路线图,到2025年将气候适应资金增加一倍。此外,各国政府都应实施一项联合国倡导的行动计划,旨在确保到2027年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

气象组织|近年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受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经历了强降雨、热浪、干旱和洪水。

履行承诺

在融资方面,古特雷斯还敦促富裕国家履行承诺,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提供1000亿美元,并完全补足绿色气候基金。

他说:“到目前为止,只有加拿大和德国这两个七国集团成员做出了补给承诺,这令我担忧。各国还必须在今年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启动损失和损害基金。不要再拖延,或者找借口了。”

古特雷斯重申,全球金融体系需要进行路线调整,以支持加快气候行动。

相应的措施将包括碳定价,并让多边开发银行扩大对可再生能源、气候适应以及损失和损害的资金支持。

粮食署|埃塞俄比亚南部严重的干旱使土地干涸,并导致牲畜死亡。

“显著且前所未有”

世界气象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科学家称本月的情况“相当显著、前所未有”。

最新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今年7月见证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周,也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天。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主任布安特鹏表示:“与我们记录中的其他破纪录的月份相比,当下的异常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一整个月很可能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七月,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月份。”

海洋温度创纪录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海洋温度创下了有记录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自四月底以来,这一趋势就已显现。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主任克里斯·休伊特指出,自1970年代以来,海洋温度“每十年升温显著”;基于长达173年的数据集来看,2015年至2022年是有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八年。

休伊特解释说,这还是在该时段末期太平洋地区普遍存在拉尼娜冷却现象的情况下,全球平均气温也因此得以略微控制。

但现在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让海洋变暖的厄尔尼诺效应;热带太平洋的海水已经开始变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五年中有一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休伊特继续说道,在这五年中的至少一年,全球平均气温也“更有可能”暂时超过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5摄氏度的阈值。

The Ocean Agency|大堡礁珊瑚漂白前后的对比。

亚洲气候变化影响加剧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22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亚洲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加剧,2022年,亚洲洪水和干旱交替发生,摧毁了人们的生活、破坏了人们的生计。融冰和冰川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大的社会经济破坏。

2022年,亚洲发生了81起与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灾害,其中83%是洪水和风暴事件。5000多人因此丧生、5000多万人直接受灾,经济损失超过了360亿美元。此外,亚洲大部分干旱地区经历了严重的尘暴。亚洲西部的多起严重尘暴事件影响了该地区民众的生活。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由于2022年的异常温暖和干燥条件,亚洲高山地区的大部分冰川出现了严重的质量损失。这将对未来的粮食和水安全以及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水稻所|南亚和东南亚的稻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

亚洲是陆地面积最大且延伸至北极的大陆,其升温速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2022年亚洲的平均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或第三最暖温度,比1991–2020年平均值约高0.72℃。1991–2020年平均值本身就比世界气象组织1961–1990年气候变化基准期约高出了1.68℃。

与此同时,该地区显示出始自于1982年的时间序列以来总体表层海洋变暖趋势。在阿拉伯海西北海域、菲律宾海以及日本以东海域,升温速率为每十年超过了0.5℃,比全球平均表层海洋升温速度大约快三倍。

亚洲高山地区的冰川在过去40年有显著的质量损失,且损失在加快。2022年,异常温暖和干燥条件加剧了大部分冰川的质量损失。根据记录,天山东部乌鲁木齐1号冰川出现了自1959年开始测量以来第二高的负质量平衡,为-1.25米水当量。

儿基会|在巴基斯坦信德省,一家人在逃离遭受洪水袭击的家园后,在路边栖身。

极端天气事件造成重大损失

2022年,亚洲许多地区都经历了比常年更干燥的条件和干旱。中国尤其遭遇了长期干旱条件,这影响了可用的水量和电力供应。干旱影响了中国许多地区,据估计,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76亿美元。

严重洪水袭击了巴基斯坦,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2022年季风季开始后仅三周内,巴基斯坦降雨量就达到了其正常季风总雨量的60%。根据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的统计,受灾人口3300多万人,几乎占巴基斯坦2022年人口的14%。

此外,去年9月,在日本多个台站观测到了与台风“南玛都”有关的破纪录的大风和强降雨。“南玛都”造成了5人死亡,1300多人受灾,估计经济损失超过了20亿美元。

报告指出,2022年与洪水有关的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了2002–2021年的平均值。最严重的此类损失发生在巴基斯坦(超过150亿美元),其次是中国(超过50亿美元)和印度(超过42亿美元)。2022年下一个最大类别是与干旱相关的经济损失,损失达76亿美元(主要在中国);这一数字超过了2002–2021年的平均值(26亿美元)近200%。

儿基会|在缅甸若开邦首府实兑,一名当地居民在清理气旋“摩卡”对其商店造成的广泛破坏。

增强粮食系统韧性

在亚洲,增强粮食系统韧性是高优先重点,《巴黎协定》大多数缔约方在国家自主贡献中也突出强调了这一点。监测过去和当前的气候并提供天气和气候时间尺度预报是支持农业和粮食安全的有效预警服务的基本工具。

报告预计亚洲大部分地区极端事件频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这将影响农业,而农业是所有气候适应规划的核心。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表示,基于影响的预报、全民预警及其转化为预见性行动等都是转型适应的范例,为增强亚洲粮食系统韧性所需。

粮食署|这个居住在孟加拉国的罗兴亚家庭每月从世界粮食计划署获得粮食配给。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