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固废产生量大,处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衍生二次污染,设施选址困难……在城市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原先的城市固废管理体系已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为创新城市固废管理与技术,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多源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模式已明确成为未来发展方向。2018年,张家港市与清华大学共同打造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依托张家港市静脉科技产业园,建立起协同处理处置规模大于90万吨/年联合运营的固废综合处置园区,推动了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张家港实现“无废园区”建设新模式的成功实践。
历经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静脉科技产业园已在张家港这座沿江城市扎根,并深切地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垃圾管理“智能化”,融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个垃圾箱真智能,只要把垃圾丢进去,它就能自动识别是否是厨余垃圾!”近期,在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缇香世家小区多了一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智能设备,居民王先生感叹:“有了这个智能垃圾箱,不懂垃圾分类知识的老人、小孩也能扔‘对’垃圾了。”
垃圾分类及收集是直接与老百姓“面对面”的关键步骤。每天早上,一辆辆智能垃圾收运车按时来到张家港市各个小区,收运车上的智能设备会将生活垃圾进行称重、分析。张家港市垃圾分类办自2022年探索“新三定一督”模式以来,在全市部分分类亭房综合运用物联网、监控探头、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了前端数据采集、后端研判监测,有效赋能垃圾分类的各个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在示范项目设计的张家港市固废协同处置园区智能优化调控平台上,智能垃圾箱、智能收运车辆、终端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称重等数据信息在智慧平台的大屏上清晰可见。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可以全程监测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指标,产出产品、资源化产品、肥料、沼气情况并实时调整。
可视化智慧平台实现了生活垃圾产生、收运和终端处理过程的智能管理和优化,也为张家港市典型固废收集收运提供智能化管理决策支持。
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从分散的处理设施到集中的协同处置园区,从缺乏全过程统一管理到“智慧化”处理生活垃圾,张家港市静脉科技产业园的建成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同是,它也代表了固废处置从无废、无害化至能源化、资源化的蜕变。
“无害化”+“能源化”,垃圾怎么“烧”很关键!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每天,来自张家港各个乡镇、社区的垃圾由垃圾收运车运输至园区。厨余垃圾及园林垃圾等有机类城市垃圾经厌氧消化后会产生沼渣,污泥等二次残渣。经过园区协同处置后,这些残渣与生活垃圾一并掺烧,既可100%消纳处置,又能增加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