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日,为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落到实处,许昌市印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许昌2025年、2035年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将从发展更高质量的生态经济、抓好更高水平的生态保护、维护更加稳定的生态安全、建立更加完备的生态制度、营造更加浓厚的生态文化五个方面落实18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绿色成为共同富裕最鲜明的底色,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提供坚强支撑。
发展更高质量的生态经济,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我们始终坚持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发展重点,今年建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在线监控系统,可将全公司的排放源及环保设施进行集中管控,并建设碳排放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碳排放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近日,在襄城县召开的河南省2023年度清洁生产先进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上,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代表分享了该公司清洁生产工作先进经验。
清洁生产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落地路径和重要载体,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最主要的方式和重要抓手。《方案》对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作出了详细说明——科学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构建碳达峰“1+N”政策体系,组织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发展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做强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创新绿色技术、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也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方案》指出,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无废城市”农业领域嵌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探索集现代种养农业、固废协同处置与循环再生利用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无废乡村”新模式;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持续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健全“无废生活”体系。
同时,《方案》还明确提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宜居品质等措施,推动“到2025 年,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 11%、19.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至25.2立方米”目标的实现。
抓好更高水平的生态保护,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碧水蓝天、绿意盎然,行走在夏季的许昌街头,仿佛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夏景图,令人陶醉。“许昌蓝”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许昌人的朋友圈中。这正是许昌市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的生动写照。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许昌市对全市25个入河排污口,建立动态信息台账,常态化开展现场排查、水质监测,聚焦超标因子,实行专项行动。去年,全市5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1个省考断面达标率100%,南水北调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均为100%,排名全省第一。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维伟表示。
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方案》提出,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持城市黑臭水体清零,提升许昌市水环境质量。加强农业农村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强化溯源整治,加强企业排水水质监管。强化清潩河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吴公渠控源截污,推进清流河沿线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北汝河、颍河等生态流量保障,提升国控断面水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市域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严控高耗水行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南水北调重大输水工程水质安全。
除碧水保卫战外,《方案》还明确,要深入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力争到2025年,许昌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 41 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73.5%,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 100%,劣 V类水体全面消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5%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作为绿色低碳发展专班的牵头单位之一,我们将学习、贯彻好《方案》精神,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统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解决一批生态环境瓶颈难题,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奋力谱写生态强市建设新篇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香表示。
维护更加稳定的生态安全,全力打造健康稳定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方案》指出,要从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生态保护监管、严密环境防控风险等方面维护更加稳定的生态安全。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方面,《方案》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两山四水三湖一林海”全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进西部合力保护山区生态屏障、中部共保长葛和新郑交界生态涵养区、东部共保平原生态涵养区。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许昌市西部山区和乡村周边目前仍旧是生态较脆弱的地区,区域内民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非常迫切。此次我们将抓住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机遇,重点谋划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让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方案》提出了强化法规政策支撑、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升环境治理效能等具体举措和任务,建立更加完备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为营造更加浓厚的生态文化,《方案》还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这些措施含金量很高,紧贴许昌市实际需求,为许昌市加快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刘林波说。
展望未来,前景光明。《方案》是规划引领,更是保障支撑,只要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落细《方案》要求,“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经济优势彰显,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