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正文

昔日“不毛之地”变身多彩花海 湖南冷水江百年矿区提“颜值”增“价值”

日期:2023-1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熊敏 朱华美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10/13
10: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大气治理 废水处理 环境保护

在蓝天白云映照下,波斯菊、百日菊、孔雀草等随风摇曳,红、粉、紫、白多种颜色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自国庆以来,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街道活龙坳生态修复区两万多平方米的花海花开正艳,引来各地游客争相“打卡”。

矿渣遍地的矿区变成了多彩花海。陆波 摄

“走进花海,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来自湖南邵阳的谢先生带着家人慕名而来,陶醉于花海,流连忘返。

近年来,冷水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响了锡矿山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昔日废渣遍布的荒山,如今“披上”多彩烂漫的鲜花,目光所及,皆为绿色。

今天的锡矿山成了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然而,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里曾经的模样。

作为中国锑工业的发祥地,锡矿山锑资源储量、锑产品产量、锑产品质量均居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锑都”。这里采矿业极盛时,10多个国字号企业云集、矿井林立,采矿冶炼人员达16万之多。然而,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工矿开采史,让这座饱经风霜的矿山变得满目疮痍,成了废渣遍地、污水横流的“不毛之地”。当地人戏称,一只白色的鸟飞过锡矿山都会变成黑色。

矿渣遍地的矿区变成了多彩花海。 冷水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十年,锡矿山相继有针对性地实施了110多个项目。为解决遍布堆存在锡矿山区域数千万吨历史遗留固废问题,冷水江市投资近6亿元,兴建了26座废渣集中管控填埋场,安全处置了7400万吨一般固废和60万吨野外混合砷碱渣。2万吨/年的砷碱渣无害化处理能力的装置顺利投入运行,减污降碳效果十分明显,实现了有色冶炼行业砷碱渣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与此同时,锡矿山建成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站14座,处理能力达2.95万吨/天。闪星锑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烟气处理能力达到了10万立方米/小时,二氧化硫实现了达标排放。废渣、废水、废气系统联治,效果显著,锡矿山被原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

一边治“灰”,一边添“绿”。冷水江市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万亩大造林”等专项行动,对主体矿山和石漠化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累计建成防污抗污林1.1万亩、矿区复绿示范基地2万亩,栽植乔木4万余株,灌木9万余株,藤类2万余株,撒播花草籽3.5万平方米,真正让“疮痍荒景”变悦目风景。锡矿山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被自然资源部纳入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大会上推介。“世界锑都”的“生态欠账”一点点得以还清。

而今站在山顶,一幅花红叶绿、蓝天碧水的景象尽收眼底,曾经“脏灰黑”的锡矿山,成为众多游客观赏游玩的“景点”。今年“五一”“十一”假期,锡矿山接待游客均超过10万人次。

如今,冷水江市正在深入挖掘和开发锡矿山工矿文化资源、地质演变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生态观光+矿业文化+地质研学+红色教育”新模式,确定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同发展的目标。

看到“金山银山”的前景,当初因“资源枯竭”而离乡的锡矿山人,而今又回来了。几年前,七里江社区村民杨美兰回到家乡,在锡矿山花海附近开起了餐饮店,借着玫瑰花海景区的“东风”,全家人吃上了“旅游饭”,年收入是过去在市区打工的两倍多。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