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VOCs » 正文

对话《碳账户》作者卢乐书:聊聊“碳普惠”升温背后那些事儿

日期:2023-12-18    来源:36碳  作者:雪小顽 苏建勋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12/18
11: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普惠 碳排放 碳账户

在与“碳”有关的各种概念中,碳普惠,是距离普通人生活最近的那一个。

骑共享单车出行,购物开具电子发票、点外卖不要一次性餐具……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低碳行为,由此获得的绿色积分、绿色能量,可以种一棵树,兑换一杯咖啡,获得商品优惠券……玩法虽各不相同,但都指向同一个概念——碳普惠。

“碳普惠”最近一次话题升温,是在刚刚结束的COP28大会上。会议期间,地方政府、高校、社会机构、代表性企业纷纷发布相关成果,从团体标准、调研报告,到地方和企业的案例实践,掀起了一波讨论度。

事实上,“碳普惠”概念从最早提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2014年,也就是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运行一年后,时任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的靳国良最早提出了国内碳普惠机制建设的理论构想:把碳交易理念应用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将公众低碳行为转化为可以量化的碳积分形式,给与正向激励。

从概念雏形落地到生活场景,碳普惠机制能够真正运转起来的背后,是如何设计的?搭建这类产品的关键是什么?未来可能呈现何种发展方向?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碳账户》一书作者卢乐书。

“近期来找我聊这个话题的人特别多。”卢乐书说。现实中,她是一款碳账户产品的主理人,目前重点从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工作。所谓“碳账户”,是一种记录企业与个人碳排放活动的工具,其中的“个人碳账户”,正是以碳普惠机制为基础,聚焦消费端的个人碳减排活动。

卢乐书明显感受到,如今的话题交流已经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两三年前人们经常问我,什么是碳账户,碳为什么能做成账户。现在大家聊的更多是留存率、方法学、绿色场景,越来越多的人想一起做这件事。”

过去几年,卢乐书调研了国内外大量现存的碳账户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聚焦碳普惠机制,系统性梳理了国内地方政府、互联网企业及商业银行的个人碳账户实践。她总结道,2022年以来,我国个人碳账户平台建设呈现加速爆发趋势和多点开花局面,碳账户产品从年初不到10家,迅速增长到70余家。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都依托各自的资源能力试水并快速发展,此外,南航、北汽等大型集团公司,也探索建立用户或员工的碳账户平台,以激励个人的减排行为。

“碳普惠机制很重要的部分是正向激励。”卢乐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碳普惠的各种玩法能够真正运转起来,背后的核心在于“惠”,对公众的自愿减排行为进行普惠式的奖励,也就是“谁减排谁收益”。

这与国外一些碳账户产品设计的内在逻辑存在差异。国外的设计思路与生产端企业的碳配额约束机制相类似,即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对于减排部分形成激励,对于超排部分进行惩罚。例如在澳大利亚的亚诺福克岛,曾进行过一场个人碳交易实验。简单来说,参与实验的家庭会获得经过测算后的碳配额,一旦超支必须接受罚款,有节余的话可以进行交易或者兑换成现金。

但结果表明,居民和商业银行对这套机制的积极性都不高。“针对个人与企业的减碳机制,在设计上是不同的。二者在碳配额分配方式、抵消机制和履约监督等方面都有差别。”卢乐书说,“个人碳排放的分布范围更广,因此消费端碳排放的核算难度更大。加之个体间存在年龄、文化、收入水平等差异,如何分配碳配额也面临着道德伦理的约束。个人层面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存在很高的运转成本,实践中难以落地。这些都导致国外个人碳交易机制难以成熟推广。”

所以调动民众的减碳积极性,需要从基于正面激励的碳普惠机制入手——奖励的效果优于惩罚。那么,企业想要搭建碳普惠机制下的个人碳账户产品,关键是什么?

卢乐书的答案是:找到绿色场景。“有场景、有能力、有意愿,三者缺一不可,但场景是基础,即企业能否找到和自身业务相关的减碳场景,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到这一点。”

作为新事物,个人碳账户在现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卢乐书认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数据重复计算。目前市面上的碳账户产品相对分散,各平台彼此间数据尚未互通,客观上存在同一行为的减碳数据被重复算入不同产品的问题。“问题确实存在,但就碳账户目前发展阶段来说,首要还是起量,先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完善。”

谈及碳普惠未来的发展方向,卢乐书表示,个人碳账户产品需要与金融产品深度联动,例如个人碳积分高,相应的绿色评级也高,可以享受更多的金融政策优惠。目前国内CCER机制已经重启,各种减排核证方法学不断完善,地方部门也加速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未来,个人碳账户体系也有望走向碳市场,发挥其承载的资产价值,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互通的碳循环经济体系。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