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加持下,不论传统化石能源行业还是新兴产业业态,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加速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5G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性、引领性技术,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石和先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发挥5G技术的引领作用,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大、更好的科技支撑。”在近日召开的“世界5G大会”上,多位业界专家指出,5G技术加持下,不论传统化石能源行业还是新兴产业业态,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加速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助力传统行业节能降碳
国家能源集团环境工程领域首席专家李井峰指出:“在能源产业链中,5G技术在控制系统、设备运行、安全应急、智慧管理领域都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
以电力行业为例,李井峰介绍,面向“双碳”目标,火电厂亟待变得更加灵活智能,以适应大量新能源接入和更为复杂的工况数据,有了5G技术加持,数据监测、大数据应用都变得更加容易,运行效率也有所提高。比如,国家能源集团在内蒙古东胜建成的国内首个“5G+智慧火电厂”项目,已入选国家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5G全连接工厂试点”名单。
助力传统火电领域提质增效只是5G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在业界看来,5G技术已成为促进传统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帮手”。
“过去,化工、钢铁、矿山、电力等生产领域往往存在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5G网络的搭建将有助于企业实现高效生产、安全运行、环保达标、节能减排,从而提升绿色转型效益。‘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副总裁冯兰晓表示。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升级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32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1%。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而越铺越大的5G蓝图,同样在影响着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在吴丰昌看来,5G在水体污染治理重大专项领域就有很多应用场景,自动传感、自动监测、自动传输和智能化处理等大数据技术,替代了10年前人工采样、人工分析、集中报送的“手动作业”模式,在我国水体污染治理和控制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提出,过去,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获取往往有所滞后、空气质量模型存在较大误差,而在数据大爆炸的新时代,环境大数据融合技术带来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新机遇。通过采集大气环境科学数据、建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大气治理领域已实现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动态化更新,对空气污染天气成因有了更深理解,空气质量数据预报准确率也有所提升。
冯兰晓表示,各级环保部门都存在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多方协作,在水、气、土的治理过程中涉及要素众多、处理信息量巨大,数字化手段将有效搭建起业务协同桥梁,让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变得更加精准和智能。
支持建设绿色可持续未来
高通公司高级市场总监陈雷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聚焦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关键支柱。一是通过倡导新的价值观、商业模式和市场,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推动经济长期增长。二是通过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数字平等和包容性的提升,让更多群体能够受益于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减少碳排放,实现能源、水、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绿水青山,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今5G技术商用已经进入第五年,5G技术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据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265家运营商部署了5G商用网络,另有超过275家运营商正在投资部署5G技术。有行业预测认为,到2035年,5G技术的应用将创造13.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产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也将不断加速。
“除了生态环保等领域应用5G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外,5G技术更能够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等领域,5G等数字技术的融入将能打造碳普惠、绿色公共交通、智慧家庭等场景,有助于提升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以数字生活引领公众绿色低碳新风尚。”冯兰晓强调。
陈雷也指出,5G物联网还可以为智能城市、智慧家庭、工业自动化、精准农业等行业的各类终端和服务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从而提高效率,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