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近年来,省环保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构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大力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全力助推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保障。“中国水周”期间,省环保集团推出专栏,集中展示集团水环境治理成效。
省环保集团所属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围绕全省水环境质量问题定点整治、定向攻坚、定标改善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纵深开展。工程技术公司团队持续聚焦生态修复,共谋绿色发展,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能力,助力全省水环境实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
创新驱动
生态修复破解长江流域治理难题
工程技术公司围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始终坚持“控源扩容-活水补水-生态修复-长效运维”的基本思路,采用靶向性乡村功能型河道缓冲带修复技术破解长江流域污染复合型、异质性村镇河道水环境治理难题。立足镇江世业洲24条村镇级河道及支河污染来源复杂的现状,构建适用于村镇河道分类治理的河湖缓冲带健康维持评估指标体系,创新采用“EABS”生态缓冲带修复工艺,系统推进“活水-修复-强化”工程建设,探索形成长江流域典型乡村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世业镇模式”。围绕南京高淳漆桥河村镇沟塘多源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改善需求,采用“4*2”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模式,即河流缓冲“两区”修复、农田面源“二维”削减、养殖尾水“两段”管治、智慧监测“两类”跟踪的系统实施,实现“河塘为底、污水再生”的治理新思路,总结形成应对复合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高淳经验”。
技术革新
生态絮凝助力太湖水体减磷降浊
工程技术公司持续深入太湖治理,全面剖析当前太湖等河湖水体面临氮磷等营养盐输入负荷大、蓝藻水华处于高发态势、沉水植物衰退等问题。围绕河湖水质减磷降浊需求,团队开展了高效生态絮凝材料及除磷工艺研发,通过向植物单宁的化学结构中引入阳离子基团,使得植物有机絮凝剂的等电点明显增加,絮凝能力显著提高。目前研发出的磁改性植物单宁基絮凝剂在实验室模拟自然水体条件下浊度去除率达到98%,藻细胞去除率达到94%;铈基磁改性铵化植物单宁絮凝剂对颗粒态磷效率达到330.5mg/g;磁改性植物单宁絮凝-气浮一体化材料浊度去除率达到95%,出水中金属盐类残留低。后续将进一步开展河湖水体治理现场絮凝试验研究,推进高效生态絮凝材料在现实场景中应用。
科技创新
源头治理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
工程技术公司自泰州市二期驻点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在国家长江中心和省级工作组的部署下,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助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围绕国省考断面水质提升,从“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全路径开展多源污染协同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水环境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成立泰州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工作专班,开展《泰州市水环境基础设施方案》编制,完成泰州市2020-2022年度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工作,助力地方实施一批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重点工程项目。围绕工业废水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基于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水特征污染物与新污染物的筛查识别及溯源分析,开展“企业-专业污水厂-生态缓冲区”三级治理模式研究,开发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协同去除技术,构建了“生化处理+多源高级氧化+高效活性炭吸附+湿地净化”的高标准排放组合工艺,研发的高标准排放组合工艺及多源催化氧化技术在姜堰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示范应用,出水主要指标执行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对保护区域地表水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