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浙江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发布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义亭29号建议答复的函。
内容提到,将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指导1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1个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9个低(零)碳试点村(社区)完成验收,持续谋划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摸清VOCs排污权底数,探索挥发性有机物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争取创建一批国家、省级绿色工厂,打造一批绿色设计产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储备一批节能减碳项目,促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打造具有义乌特色的“4+X”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深化清新空气提升行动、碧水提质行动、净土保卫行动和“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义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溪片区)“清新园区”建设,争创省级“清新园区”。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工业园区,指导完成1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申报。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巩固建设成效,创新创建“无废细胞”40个以上,打造“无废城市”创建县级样板。
全文如下: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义亭29号建议答复的函
吴代表等10位代表:
首先感谢你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义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定达标,生态环保建设能力不断提升,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污染整治和生态创建成效显著。
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以蓝天保卫战、碧水提升战、“净土清废”保卫战、“噪声治理”攻坚战组合拳的方式,精准施策,聚焦治标治本,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成效,2023年,空气质量连续6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8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II类或优于III类,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我市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生态环保领域国家级荣誉“大满贯”,荣获美丽浙江六连优、“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四星级无废城市(全省县级市仅5个)、美丽金华建设及生态廊道建设优秀市。
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经济增长与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道路,加速提升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减污降碳试点和“清新园区”建设,获评省级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2个,赤岸镇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减污降碳协同项目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主要做法获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完成“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油库”等“无废细胞”创建60个,“无废城市”建设获首批义乌市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三、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两山”创建实现新突破。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绿色循环发展体系,拓宽共富道路。我市总结提炼四大转化模式和八大典型案例,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商贸”为主导的“两山”转化道路,为商贸型城市开展“两山”转化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绿色共富走深走实。强化山海协作,义乌与莲都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低碳合作、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合作,助力生态共富提质增效。成功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研学、“六.五”世界环境保护日活动。依托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日”宣传活动,开展“绿水青山在义乌”摄影大赛活动,寻找义乌最美景色。发布2022年环境质量公报新闻发布会,全年向各类权威媒体刊登新闻稿140余篇次,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绿色生活方式推广新亮点。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绿色生活触手可得。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全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339个,推动绿色出行。另一方面推广分布式光伏,推进家庭电力自给自足。鼓励居民充分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安装分布式光伏,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五、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新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我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以创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为载体,指导农户精准防控,促进农药减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我市已累计建设省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6个,带动引领全市农业提升防控技术水平,有效防控我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二是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应用。开展耕地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制定适用于我市的《主要农作物肥料主推配方》,出台肥料推广补贴政策,规定配方肥补贴600元/吨,商品有机肥补贴400元/吨,引导农户科学施肥。大力推行土壤综合培肥,减少化肥用量,我市农药、化肥使用量已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挖掘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盘活优质绿色资源,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梳理提炼“两山”转换的新亮点、新案例、新途径。创建生物多样性单元,深化省级生态文明体验地建设。全面推进减污降碳工作。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指导1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1个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9个低(零)碳试点村(社区)完成验收,持续谋划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美丽义乌任务书为统筹,明确各部门任务,持续优化考核机制,形成有力抓手,压实部门镇街责任,完善生态联动治理体系。
二、高水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深化清新空气提升行动、碧水提质行动、净土保卫行动和“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义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溪片区)“清新园区”建设,争创省级“清新园区”。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工业园区,指导完成1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申报。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巩固建设成效,创新创建“无废细胞”40个以上,打造“无废城市”创建县级样板。高水平打造环境监管升级版,通过提升发现问题能力、监管执法能力和联合办案能力推动义乌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提升。持续加强农药化肥减量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技术水平,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三、高水平助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改革试点。深化“多评合一”、“打捆”审批等改革扩面,落实落细暖心助企措施。二是强化污染物减排。摸清VOCs排污权底数,探索挥发性有机物的有偿使用和交易。三是助推经济稳进提质。努力实现生态环保治理业有效投资和建安投资同比增长。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争取创建一批国家、省级绿色工厂,打造一批绿色设计产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储备一批节能减碳项目,促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打造具有义乌特色的“4+X”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四是扎实做好绿色低碳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落实践行,加快建设公共充电桩、屋顶光伏等绿色基础设施。坚持绿色低碳引领,加大全民义务植树宣传,推进绿化造林工作,提高市民绿色低碳环保意识。
再次感谢您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