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情况
5月,全省平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14,同比上升1.2%;优良天数比例为70.8%,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PM2.5平均浓度为3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9%;PM10平均浓度为5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4%;NO2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SO2平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平均浓度为0.7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平均浓度为1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
图1 2025年5月全省各级别天数平均比例
图2 2025年5月全省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地市级情况
5月,全省16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51.6%~96.8%;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20.5~40.6微克/立方米;PM10月均浓度范围为34.7~72.1微克/立方米;NO2月均浓度范围为7~22微克/立方米;SO2月均浓度范围为4~9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范围为0.5~0.8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范围为138~200微克/立方米。
全省16个地级市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小到大依次是:黄山、池州、宣城、六安、安庆、亳州、合肥、滁州、铜陵、芜湖、马鞍山、阜阳、宿州、淮南、淮北和蚌埠。
PM2.5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是:黄山、宣城、池州、铜陵、芜湖、六安、合肥、亳州、安庆、马鞍山、滁州、宿州、蚌埠、淮北、阜阳和淮南。
优良天数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黄山、池州、六安、铜陵、淮南、合肥、宣城、安庆、芜湖、阜阳、淮北、蚌埠、宿州、滁州、马鞍山和亳州。
2025年5月全省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状况 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县(市)、市辖区情况
5月,全省104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41.9%~96.8%;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18.1~46.3微克/立方米;PM10月均浓度范围为31.1~76.3微克/立方米;NO2月均浓度范围为5~30微克/立方米;SO2月均浓度范围为3~14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范围为0.4~1.2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范围为136~204微克/立方米。
5月全省104个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 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