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
报告指出,2024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叠加作用下,去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多地遭遇破纪录致灾性极端天气事件,全面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刻不容缓。
报告还提到,持续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监测预警业务。气候系统监测逐步向多圈层拓展,进一步强化针对国际数据机构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多圈层数据收集管理工作。顺利建成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南极中山站),新增 56 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业务准入,新建 21 个试点城市高精度高塔监测站点。完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平台,发展气象灾害风险特别是复合型灾害评估业务。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十四五”以来,83 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有序实施,累计支出中央财政奖补资金 196.3 亿元,已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约 400 公里、滨海湿地超 3.1 万公顷。落实《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 年)》任务,出台国家标准《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十四五”以来,已营造红树林约 8800 公顷。截至 2024 年,中国红树林地面积已增长至 3.03万公顷,比本世纪初增加近 38%,是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长的国家之一。
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