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碳排放 » 碳交易 » 正文

实质性进展不断 碳交易市场开始全面蓄力

日期:2016-04-13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4/13
17: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 环保服务

自2011年我国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进入碳交易元年起,不少人才开始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有了模糊的印象。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和筹备与碳排放交易相关的法规政策,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将建成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届时碳交易“无价无市”的现状或将被破解。

自2011年11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相关部门一直在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积极的准备,总结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的经验,研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总量确定和配额分配机制方案》及其他配套细则,确定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等。

五年过去,碳交易热度仍未褪去,反而即将带动一股新的交易热潮。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碳排放权交易培训交流北京市开放日活动上消息显示,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根据时间表,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随着这一时间点的临近,我国对于全国碳市场的具体安排也悉数出炉。在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年,所有参与全国碳交易的企业名单将确定,这些企业的历史排放数据都将得到第三方核查,而且在这一年中,我国将完成对碳排放权配额的发放,基本具备交易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开始交易。

在有关部门设计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同时,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案也正在酝酿中,该方案计划于2016年内出台实施。业内人士指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未来有望覆盖万余家企业、年约40亿至45亿吨的碳排放量;如相关衍生品市场后续得以建立,全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甚至千亿元级别。

“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碳排放评价体系,各地差异化发展,都具有很强的“个性”。各区域间在开展碳交易活动时,会受限于各地经济结构模式、计量办法、交易规则等一系列影响因素。排放量的价格折合标准也不尽相同。”杭州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的赵军介绍说。

“首先,碳排放量的配额计算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计算产量、削减率等因素的基准法配额,还有参照历年水平等其他因素的配额计算方法,既不明确又不统一,很复杂;其次,也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综合平台,信息无法打通,企业既不知道去哪里卖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对企业来说非常“掣肘”。”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武强说。

可见碳交易市场仍旧存在不少的短板,真正全面启动仍需时间与努力。虽然全国统一碳市场尚未启动,但资本的想象空间已经打开。

“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全国将建成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随着全国碳排放标准的统一和综合平台的建立,后期各行业、各产品碳排放量也可实现“一目了然”。”赵军说。

另有分析认为,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环保节能设备改造和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和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相关行业将获得巨大市场良机。以碳排放为标的的金融创新潜力大,特别是碳排放为标的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机制,包括CCERs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借碳业务等新兴领域也将面临机遇。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