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土壤修复 » 正文

土壤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日期:2016-05-26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  作者:张欣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5/26
18: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修复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的不断壮大,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变得“伤痕累累”。土壤污染事件也渐渐出现在我们周边,随时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

癌症村是一种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群体疾病现象。2013年2月官方文件首度承认中国存在“癌症村”中国民间专家估计,若包括非官方数据,全中国大陆的癌症村约达四百五十九个,且有逐渐往中国中西部扩散的现象。

离我们生活很近的食品安全也问题频频。如大棚蔬菜地土壤污染日益突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大棚里种不出有机蔬菜,因为大棚本身就是用农药、化肥、农膜“制造”出来的“有毒的”微环境。使用大量农膜、农药、化肥,势必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形成恶性循环。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等专家介绍,过量施肥现象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还会持续。氮元素在土壤中转化成硝酸盐,通过水、蔬菜等进入到人体内,积累转化后容易致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潜在风险继续扩大。此外,还有“镉大米”等粮食污染。

直到最近常州“毒地”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对土壤修复治理问题的关注。

这些土壤污染事件给我们几点的启示:1.我国应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明确责任方,完善资金机制,并随时修订立法,与时代同步;2.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治理方法;3.土壤污染防治,必须走市场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的道路。坚持倡导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市场化,实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责任的多元化和民事责任的社会化。4.普及社会教育,增加群众对壤污染的了解,加强自身保护的同时也可对土壤污染进行监督。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