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环保部在对多地的专项督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仍顶风作案,对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实行造假。其中,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丰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然是负数。
案例虽然极端,实则并非偶然。重压之下,环保数据造假虽有所减少,却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环保部最新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结果中,河北敬业钢铁集团、石家庄玉晶玻璃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因在线监测数据失真、故意造假而被点名批评。
今年3月14日,因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逃避监管,四川宜宾丰源盐化有限公司被依法处以100万元顶格罚款,一名涉案责任人被行政拘留5天。
去年,福建省一企业竟把本该置于污水处理池内的环保监测仪器放在矿泉水瓶中,用清水替换监测样本,偷梁换柱虚假达标。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就发生了2600多起环保数据造假事件,17个省区市共立案78起。而这一年,也是新环保法实施的首个年头,其中明确提出严禁“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违反者可处以5—15日拘留,造成严重后果的政府部门人员甚至将引咎辞职。
前有新环保法的“铁齿钢牙”,后有环保部门的督查严控,造假为何屡禁不止?是什么让企业铤而走险?如何才能祛除顽疾,让环保数据不再“涂脂抹粉”?
源头控制挤掉“水分”
为逃避监管,有企业私自稀释排放物干扰采样,降低排污浓度;有的则擅自修改数采仪,影响数据准确性;更有甚者准备了两套监测记录,真实数据给自己看,造假数据给检查者看……环保数据“水分”太多。
打假还需盯紧源头先“放水”。监测不能仅靠企业“自说自话”,而要构建国家、区域、运营机构等多维的质控体系。如在河北省,所有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及省、县级质控站均交由第三方机构运行,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无法“掖着捂着”。
当然,“板子”不应只打在企业身上。是否有制造商配合企业造假,通过改造让监测设备形同虚设?地方政府为显示政绩,有无要求企业“漂白”环保数据?部分地区的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平台,到底由相关部门发布还是企业自行填写?打假行动中,不少问题还需从源头落实。
成本入手“一升一降”
其中,“升”的是违法成本。环境也有价,破坏应赔偿。然而有业内人士坦言,环保处罚虽不断加剧,相比违法获利却仍如“牛毛”。只要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企业就有造假的“动力”。
连罚款都失去效用,究竟还有什么管用?
实际上,处罚并非目的,而是为了让企业痛下决心改正。企业“痛点”不仅仅在于金钱,信用、名誉、合作伙伴等均受其重视。例如近日出炉的《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方案》就提出要公开通报不良企业,实行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如若“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企业还会不痛吗?
与此同时,“降”的是企业环保投入。近年来,减少使用环保设备成为企业降成本的方法之一。山西省一位监查人员计算称,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前,一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停用脱硫脱硝除尘设施一天可省20万元,一年约在七八千万元。
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打造运行成本低、治污效果好的环保设备,或将激发企业环保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多方联动排查盲点
据安徽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污染源与生态监察室主任田春公开表示,由于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存在隐蔽性、瞬时性和流失性,长期连续监控又受制于各种因素,因此在调查取证方面存在不少困难。
如何迎难而上?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这离不开高密度、高强度的环保监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督查行动现已越发受到环保部门的重视。
4月4日,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直奔北京市房山区开展监查;同日,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带队来到天津进行检查;4月7日,一支由224人组成的环保队伍奔赴“2+26”城市驻点督查……
打击环保假数据,仅靠环保部门远远不够,还应联合司法、公安、群众等多重力量排除造假盲点、强化打假软肋,让企业不敢也不能再“躲猫猫”。
自身抓起自觉自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企业而言,“自律”无疑是打假的最好良药。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两会期间公开表示,要把环保的宣传教育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
比如,通过集中性、接地气的常态宣教,以及“精准滴灌”式的指向性教育,与企业深入沟通、促膝长谈,势必能加深企业对环保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的认识,促使原本用在造假上的“歪脑筋”转变为环保中的正能量,让数据造假无所遁形。
监测目的在于控制,在于切实掌握环境情况,在于为环保工作提供参考。造假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及人民群众的极度不负责,更违背了监测的真实要义,影响治理决策的制定。我们需要的不是“皇帝的新衣”,而是让环保数据不再“涂脂抹粉”。
原标题:篡改结果、偷梁换柱、虚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