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正文

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实践——以四川省华蓥市为例

日期:2017-07-20    来源:规划师杂志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7/20
15: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调蓄 防洪排涝

  作者: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所卓想,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所所长岳波,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所副所长李珂,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所闫惠,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所陈明希在《规划师》2017年第5期撰文,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内涵式转型发展的新途径,但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实践集中于特大城市及大城市,以中心城区水系治理为主,缺少与城市周边山、水、林、湖、田的“大海绵”空间格局的衔接,且往往采用总体年径流指标控制的方式,对于详细规划引导相对不足。文章以四川省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基于“大海绵”视野,从“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构建小城市“大海绵”空间格局,并提出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完善城市水系统、建立动态监测平台等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
 
  “大海绵”视野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内涵
 
  传统城市规划以经济为核心发展目标,采用粗放式的土地扩张模式,在快速实现城市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河流水系、自然山体和农田湖泊等生态要素的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5年,俞孔坚等人提出“反规划”的思想,将城市中被侵占、被忽视的植物、河流和山体等自然景观作为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对象,确保城市生物的多样性,避免传统“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规划”的思想在浙江省台州市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2009年,在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俞孔坚等人通过区域层次的生态要素分析,提出了保障北京市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实施战略。2011年,在杭州市城市生长边界划定中,李咏华提出通过划定区域林地、湖泊、水库、重要风景区和农田等源斑块,并采用资源评价和分级赋值的方式进行权重分析,从而划定城市生长边界,促进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2015年,谢映霞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山、水、林、田、湖的“大海绵”格局,又要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小海绵”建设。由此,“大海绵”视野理念被正式提出。
 
  与传统城市规划相比,“大海绵”视野下的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区域视野为切入点,突破传统城市规划过分局限于中心城市建设的不足,通过构建区域的“大海绵”基础,保障城市“小海绵”的建设,促进城市建成区与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以资源承载力为核心,通过严格划定区域层面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的保护范围及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有效避免传统盲目式开发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
 
  “大海绵”视野与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的融合
 
  (一)以区域生态为本底的保护原则
 
  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不仅包括城市建成区内的居住、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业、物流仓储等各类用地,还包括城市外围的山、水、林、田等生态要素,这些资源共同成为小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海绵”视野与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的融合,借助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与控制,在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落实城市“小海绵”空间的建设,在保护城市外围生态资源本底的同时,避免城市建设区盲目开发对于生态资源的破坏。
 
  (二)以分区引导为核心的弹性控制
 
  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在城市规模、功能分区和街区尺度等方面有别于大城市、超大城市,传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方式的可操作性低,并不符合小城市的实际情况。如何有效地落实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同时灵活地引导小城市内部各街区地块的建设,营造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海绵空间,是小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大海绵”视野与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的融合,制定分区建设指引与分区管控制度,将总体年径流总量合理分解到各个分区,并结合各分区的雨水调蓄池、下沉式绿地和绿色屋顶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指标,进一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采用分区引导的方式,在无缝衔接下层级详细规划的同时,利于引导各地块融合自身特色进行建设,实现分区的弹性控制。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建设宗旨
 
  海绵城市规划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依托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完善来解决城市单一的防洪排涝问题。通过“大海绵”视野与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的融合,以尊重自然为原则,顺应地形特色布置行洪通道,并结合河道自身特点划分多种类型的生活河段,以最小的开发介入综合解决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和水资源等问题,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所属频道: 水处理  关键词:海绵城市 雨水调蓄 防洪排涝 8月16-18日 中国环保行业人才招聘会·广州站重磅来袭 点击快速报名!三
 
  “大海绵”视野下的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框架
 
  “大海绵”视野下的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框架如下:在以山、水、田、林的“大海绵”空间格局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分区引导、水系统完善和动态监测等策略,从“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逐渐细化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最终落实“小海绵”空间格局的建设(图1)。
 
  四
 
  “大海绵”视野下的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实践
 
  (一)华蓥市现状概述
 
  华蓥市位于四川盆地边缘,东与邻水县接壤,南连重庆市渝北区与合川区,西接岳池县与广安市广安区,北邻广安市前锋区。城区东靠华蓥山山体,西临渠江,内部有清溪河、蛮溪河、漩溪河以及李家沟水塘、深沟洼地、猫儿沟水库等水系和水体。城区总人口为9.06万,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76立方米/人,相较于国际用水紧张警戒线人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人),水资源相对匮乏,故合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是华蓥市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粗放式地快速扩张,以及沿用传统不透水地面、硬化岸线等建造方式,使得华蓥市河道的涵蓄功能减弱,水生态系统被破坏,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此外,华蓥市老城区仍旧采用合流制管道,长期以来,雨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使得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亟待改善。
 
  面对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和水资源等综合问题,四川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试点,以期通过良好的示范效应,最终带动全省范围内的城市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其中,华蓥市于2016年 9月成为四川省 15个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二)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策略
 
  规划基于“大海绵”视野下的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依据其规划框架,构建“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的分类要素,并通过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实施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完善城市水系统、建立动态的监测平台等规划策略,解决城市现状问题。

  1.面要素 — 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实施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
 
  (1)构建“大海绵”空间格局。
 
  要解决华蓥城区现状所面临的综合问题,仅仅局限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水治理策略,无非是“治标不治本”。规划首先对华蓥市市域范围内的资源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城区外围的河湖水系、农田林地、村庄建设、自然山体、重大涉水基础等区域水生态敏感区、区域生态空间和区域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规模大小(图2)。在此基础上,规划以城区外围各类要素为生态基底,构建“两河连江山、三片拱绿心、绿野拥蓥城”的“大海绵”空间格局,以协调城区扩张与外围生态基底保护的关系。其中, “两河”为穿城而过的清溪河与漩溪河,“江山”分别指西部的渠江与东部的华蓥山,即通过保护清溪河与漩溪河的生态纽带作用,串联渠江与华蓥山,形成城市的整体生态骨架;“三片”指城市的老城片区、同城片区和广华片区,“绿核”为城市中部的绿化核心,即城市的三大片区围绕绿化核心发展,形成以生态为中心的向心式发展格局;“绿野”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山林, “蓥城”为华蓥城市,即城市镶嵌于山林、农田中,农田、山林簇拥城市,呈融合发展的态势(图3)。
 
  其次,为了巩固区域的“大海绵”空间格局,规划进一步制定了区域要素的分类管控策略(表 2),对山体空间、水系空间、农林空间、城镇空间、村庄空间和基础设施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及开发原则,以保障区域生态承载力不受破坏,提高区域生态资源多样性,并将城市周边的自然冷源引入城区,为“小海绵”空间的建设打下相应基础。

  (2)实施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
 
  依托“大海绵”空间格局,规划进一步细化目标范围,通过城区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性分析、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策略,实现“大海绵”基础上的“小海绵”空间建设。
 
  首先,规划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性分析,选取综合坡度、城市建设、土壤透水性和地质灾害等因子,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城区范围的海绵适宜建设区、海绵不宜建设区与海绵有条件建设区三种类型用地(图4)。
 
  其次,在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前提下,规划进一步细化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将城区分为清溪片区、蓥西片区、蓥城片区、果子坝片区、铜堡片区、杜家坪片区、明光片区和绿核片区八个海绵城市分区,并确定各分区的年径流控制率,细化城市总体年径流控制指标(图5)。
 
  最后,为了更好地指导下层级控规单元的编制与建设,规划采用分区建设指引的方式,引导分区内的调蓄设施、透水铺装、下凹绿地和雨水湿地等项目的建设。例如,蓥西片区现状已建部分居住小区及配套中学、医院,其新建用地既需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也需完成已建用地的改造工程,故核算其分区年径流控制率为75%。在分区建设指引中,规划依据场地条件,在火车站两侧的绿地布置雨水湿地、水塘等公共调蓄设施,对站前广场与同城大道两侧的广场采用下沉式广场、下凹绿地形式,并设置透水铺装和进行相应的意象指引(图6)。又如,蓥城片区为已建成的老城区,由于管道合流制、不透水路面改造等工程,其建设难度大、资金投入高,故核算其分区年径流控制率为70%。在分区建设指引中,规划在华蓥山广场设置雨水调蓄池,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东侧设置公共停车场,同时设置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并进行相应的意象指引。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