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近期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3月21日,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3月31日,昆山综保区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车间室外场地上存放废金属的一个集装箱发生一起燃爆;4月3日,泰州中丹化工厂废水罐内的雷尼镍自燃引起甲苯燃爆。后续影响持续,事件进一步发酵,江苏省行政措施逐渐升级:首先启动所有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其次发布《
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决定彻底关闭
响水化工园区。
从“铁腕治霾”看本次“响水事故”的深远影响。
2013年,全国大规模雾霾爆发,恰逢“十八大”闭幕不足2个月,
大气污染问题从“台面之下”的问题正式成为全国上下的关注焦点,“大气十条”、超低排放等政策标准先后出台,极大推动了大气治理行业的发展,行业龙头龙净环保也在过程中走出两波独立行情(2013年全年涨幅213%,2015年上半年涨幅109%)。另一方面,雾霾事件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行业(光伏、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本次“响水事故”极有可能开启化工行业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安监的进一步升级。
两次事件比较:政治环境相似,产业特点相近。
1.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敏感且意义重大:“铁腕治霾”恰逢“十八大”闭幕、“生态环保”写进党章;“响水事故”紧接2019年“两会”,且将迎建国“七十周年”。2.事故发生地相似产业集中,体现产业结构及布局问题:引发雾霾的重化工产业和煤炭消费在京津冀高度集中,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化工行业是江苏的支柱产业,且化工园区数量江苏位列全国第一。我们认为,舆论关注的重大行业事件发生,可促进政策出台并推动行业变革,同时在股市上行周期亦可作为股价强有力的催化剂。
从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到环保强化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投资逻辑:
(1)事件持续发酵将推动江苏省对化工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的加严,从而进一步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首当其冲为染料细分,其次为农药、医药及相关中间体细分),同时促进并维持相关产品涨价(上述细分品种弹性较大,需要首先重点关注);
(2)化工企业是固、危废产废大户,不规范处置情况屡见不鲜,叠加2019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启,事故发生地区、甚至国家层面对工业固、危废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强化,短、中期危废处置“量价齐升”的逻辑延续;
(3)盐城市已宣布关停响水化工园区,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减少省内化工园区数量;各地对关停后的化工园区场地再利用意愿提升,有望推动土壤修复市场空间放量。
环保行业重点关注危废行业龙头东江环保,以及环境修复龙头高能环境。
风险提示:危废价格已处于高位使得价格边际影响有限,场地修复资金流入受阻,发生经营负面事件从而对相关公司产生不良影响,宏观经济偏弱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
事件回顾——
经营监管不善为表,产业结构问题为里
近期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1)据新华社消息,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边16家企业。经全力处置,现场明火已被扑灭。截至3月25日下午,本次事故的死亡人数已达78人;4月3日,公安机关已对天嘉宜3名负有重大责任的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月4日,事故地下风向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已低于标准限值,但新丰河闸内、三排河、新民支渠地表水仍超标,新农河闸内部分项目超标(资料来源:“江苏生态环境”公众号)。
(2)据“昆山发布”消息,3月31日上午7点12分左右,昆山综保区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车间室外场地上存放废金属的一个集装箱发生一起燃爆,引起车间起火,导致7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事故现场已清理完毕,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3)据“泰州发布”消息,4月3日晚上9点左右,位于泰州泰兴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中丹技术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车间发生火灾事故,21时25分明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据泰州环境监测中心监测,21时45分在下风向1000米监测VOC浓度低于限值,并未对周边空气造成影响。
响水事故中,涉事企业主要以“间苯二胺”(染料中间体,产能1万吨)作为主要产品,而相关原料、中间体、产品或废料不规范储存均可能是引发爆炸的原因;昆山事故中,发生燃爆的是存放废金属的一个集装箱,引发爆炸的原因或跟废金属的不当储存有一定关系;泰州事故中,专家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是废水罐内的雷尼镍(一种加氢催化剂,正常应在去氧水中储存)自燃引起甲苯燃爆,同样是废料储存引发的问题。
事故发生的表层原因是经营不规范,以及监察管控不够彻底。回顾三起事件中三家涉事企业的经营历史,均出现过因环保问题被相关部门处罚的情况:天嘉宜曾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查出问题并通报,且在2016-18年间共7次受到环保处罚;汉鼎精密金属曾于2018年5月受到昆山市环保局罚款处罚;中丹化工同样曾于2018年6月因废气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等原因受到行政处罚。且天嘉宜和汉鼎精密金属两家公司并无处在有效期内的排污许可证,这一方面说明了相关安全或环保问题的解决并不彻底,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环保安监的执法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才能在监管层面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产业结构和布局则是我国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化工行业是江苏的支柱产业,且化工园区数量江苏位列全国第一。这种产业格局的形成和政治、历史、地理及人文因素密切相关,但当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发生背离的时候,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便成为了需要优先考虑的要素;从行业进步的客观角度来看,也同样要求先前粗犷似的生产方式必须要进行调整。后续事件的发酵情况也正体现了这样的优化方向。江苏省行政措施逐渐升级:首先启动所有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其次发布《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决定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本次响水事故极有可能开启化工行业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安检的进一步升级。
上述事件的发生会如何影响环保行业及上市公司?回顾我国近十余年来的环境污染事件,从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污染),到2010年的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紫金矿业的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再到2017年的上海松江死猪事件,均对行业的发展和相关公司产生了一定影响。事件发生后,短期促使监管加严、相关政策出台,带来相关行业震动;中长期则将逐步推动行业及体质的深层次变革。综合考虑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国家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本次事件和2012年底至2013年初,大范围雾霾事件带来的相应行业的发展变革可比性最相近。
穿破“穹顶之下”,重见美好蓝天
2.12013—我国大气治理真正的“元年”
2011年11月至12月北京持续出现雾霾天气,“PM2.5”这一专有名词首次走入公众视野并随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普及。随后这一社会热点在环保大会、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等官方平台得到回应。2012年3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正式加入PM2.5作为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至此,大气污染问题从“台面之下”的问题正式成为全国上下的关注焦点。2012年底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
2013年1月12日,《新闻联播》着力报道了我国中东部地区严重的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状况。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2日,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 指标直逼最大值750 μg/m3,局部地区甚至超过900。此时距十八大闭幕尚不足两个月。
2013年1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会议时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了PM2.5的数据。积累问题是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在此背景下,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大气十条”是国务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战略高度做出的顶层设计,开启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新纪元。
2.2大气治理元年的龙头—龙净环保走势复盘
在雾霾事件持续发酵,引发政策的持续加码和行业投资放量的同时,二级市场对于相关上市公司有着怎么样的反映?
我们对行业的龙头公司——龙净环保的股价走势进行了复盘。可以看出,雾霾事件以及政府的后续政策发布对于公司的股价有着较为明显的正向刺激作用。公司作为大气治理行业,尤其是除尘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3年度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产业信息》,截止2013年底公司累计投运的火电厂除尘机组容量高达0.48亿千瓦位居行业第一,市占率近30%),在2012年前大气行业的关注重点是脱硫脱硝时,走势较为平稳。在2011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数据时有小幅反弹,但随着雾霾的关注度降低,公司股价重回平稳态势。
两次雾霾事件的大范围发酵均显著推升公司股价。第一次是2013年年初,全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1月全国出现4次较大范围的雾霾过程,大气污染问题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后续政策的陆续出台给予市场较大的想象空间,公司作为除尘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估值迅速提升,2013年全年股价涨幅超200%;第二次则是在2015年初,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发布再次引发市场对雾霾的关注,公司在此次主题性行情中再次领涨,2015年上半年涨幅超100%。
从估值和公司净利润走势可以更清晰的看出,上述两次事件对公司估值的影响有一定的不同:2013年雾霾事件,以及“大气十条”的发布给大气污染治理市场空间带来增量,从而给公司带来了较为明显且迅速的业绩增厚,叠加市场情绪提升公司估值;而2015年“穹顶之下”的发布,在客观层面并没有显著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多的是从“炒政策,炒主题”的情绪层面,以及从对未来行业空间进一步放大的一致性预期层面给公司带来的估值溢价。
2.3政策趋细趋严,行业空间释放,治理效果显著
在雾霾事件从开始到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的应对和政策的制定均十分的及时和有针对性。
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这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正发生的三个重大战略性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控制目标由排放总量控制转变为环境质量改善;(2)控制对象由主要关注燃煤污染物转变为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由以工业点源为主转变为多种污染源的综合控制;(3)管理模式由属地管理到区域联防联控管理。
随后颁布的“大气十条”是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最重要的目标性规划。为了确保“大气十条”目标实现,国家在第一阶段的五年间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立法进程,并先后于2014、15、及16年修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三部法律,进一步完善了大气治理在法律法规层面的顶层设计,为后续政策的出台做出了清晰的引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好“大气十条”的有关要求,更为切实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国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涵盖基础能力建设、减排措施以及保障性措施等三大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框架,先后制定了近50余项的实施细则和计划方案等配套政策,确保“大气十条”第一阶段顺利收官。
与此同时,“大气十条”中要求74个重点城市中的42个新建火电、钢铁、石化、水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国家在3年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共25项要求制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重点行业排放标准,且标准进一步收严。
大气污染治理的行业空间在政策的推动下快速释放。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加速增长。2005年脱硫治理推动治理废气投资的第一波增长,而“大气十条”的发布则使我国治理废气投资完成额从2012年的258亿增长1.5倍至2013年的641亿元,并在2014年进一步攀升至789亿的历史最高,15-17年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400亿以上。另一方面,我国大气治理专项资金自2013年设立以来每年持续增加,截止2018年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728亿元,从政府层面有力的推动了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增长。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在投资的带动下同样维持较高增速。由于设备产量的落地和投资的发生有一定时滞,可以看到在“大气十条”颁布后一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的产量从2013年的8.57万台增长2.6倍至2014年的30.72万台,随后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在2016年达到51.69万台的高峰。同时,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7年度火电厂环保产业登记信息》,2017年全国累计已投运的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9.2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3.6%;累计已投运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9.6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7.3%;累计已投运的火电厂烟气除尘机组容量超过6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的60%以上。
大气污染治理在政策和行业的共同作用下效果显著。
主要大气污染排放物总量明显下降,“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圆满完成。自“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我国的二氧化硫、烟尘、以及氮氧化物(废气中)的排放总量均得到明显改善,5年(2013-2017年)来的降幅分别达到57%、38%和43%。2018年1月3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部召开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大气十条”目标已全面实现。其中,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大气污染防治新模式基本形成。
2.4大气治理元年的深远影响
2013年的雾霾事件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它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雾霾事件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作为“多煤少油缺气”的国家,我国的煤炭高消费是引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雾霾事件的爆发一方面加快我国煤炭清洁利用的脚步,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优化,将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作为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可再生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我国的煤炭消费已从2013年的67.4%降低到2018年的59%,光伏、风电等行业高速发展,占比稳步提升。
雾霾事件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实行的补贴政策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发展的主要助推力,而2013年的雾霾事件则加速催化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进一步提升,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高达348%,“大气十条”政策的催化因素功不可没。
“穹顶之下”到“响水事故”的同与不同
回顾上述两次环境污染事件,我们认为两个事件之间有着导火索发生的时间节点敏感且意义重大,事故核心产业在事故发生地过于集中等相同之处,但是事件影响的环保细分行业(大气治理、危废)在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又有着较多的不同之处。
3.1相同之处:政治环境关键节点,涉事产业布局集中
(1)政治环境相似:事件均发生在国家有要事发生、且正提升对环保重视程度的关键节点。
2013年1月,全国大范围出现雾霾事件时,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中共中央领导实现新老交替之后的两个月内;而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而言,“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章,同时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且“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理念,国家正处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的时期。
2019年3月,响水、昆山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则是2019年“全国两会”圆满召开之际,且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等问题的关注度将进一步提升;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而言,2019年“两会”提出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之时,明确未来污染防治的力度绝不会因为影响经济发展而有所放缓,并首次提出“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概念。
2013年“雾霾”风暴来袭后,国家领导人迅速表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政策加码趋严(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大气十条”发布等),均体现出国家对雾霾事件的重视程度。而本轮安全生产事件发生后,国家领导人同样迅速表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外访问途中要求“防控发生环境污染,严防发生次生灾害”),相关政策同样加紧加严(江苏省发布关于征求《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且盐城市已决定关闭响水化工园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是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的启动之年,未来环保方面的监管政策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2)发生事故的产业在事故发生地过于集中。
为什么雾霾事件最先爆发在京津冀?煤炭消费集中,重工业比重高。根据京津冀地区战略环评项目组初步研究的结果,“近10多年,京津冀区域能源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几乎占到整个工业部门产值的半壁江山”;煤炭消费量方面,京津冀的煤炭消费量从2007年起便始终维持在3亿吨以上,2012/13年甚至达到近4亿吨的高位,在全国煤炭消费量的占比也始终在9%以上(2013年以前)。京津冀地区以不足全国2.25%的国土面积,承担了如此繁重的煤炭消费量,空气质量堪忧是一种必然现象。
为什么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在江苏?化工企业多,化工园区密集。根据《江苏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江苏有多达4535家规模以上的化工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05.49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37%,稳居全国第二,共有63家化工园区,位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公布的“2018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中,共有7家位于江苏,同样是全国第一。如此高密度大规模的化工园区遍布国土面积排名仅列全国第24位的江苏,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高实属必然。
我们认为,舆论关注的重大行业事件发生,可促进政策出台并推动行业变革,同时在股市上行周期亦可作为股价强有力的催化剂。
3.2不同之处:行业集中度,产能释放周期,盈利影响因素
(1)行业集中度有明显不同。
大气治理行业:在雾霾事件爆发的2013年,大气治理行业的集中度已相对较高。据中电联发布的《2013年度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产业信息》统计,在2013年累计已投运的脱硫、脱硝、除尘火电机组中(分别为7.2、4.3、1.6亿千瓦),脱硫、脱硝各细分的CR10已分别达到了62%、64%,占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公司也相对稳定(国电龙源环保、龙净环保、远达环保等);而在雾霾事件聚焦核心的除尘(含袋式和电袋复合式)细分领域,CR10已高达78%,龙净环保作为细分龙头,市占率已达30%,公司也较好的维持了该领先优势,2017年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至40%。
响水事故发生时的危废行业:目前我国危废市场的优秀参与者众多,随着危废处理“量价齐增”的情况延续,从传统危废处理企业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高能环境,到全产业链拓展的大型环保公司东方园林、北控水务,再到资金实力雄厚的新兴力量海螺创业、雅居乐,均在危废行业持续开疆拓土。但是,我国的危废市场行业集中度仍相对较低。根据E20环境平台的统计,虽然我国的危废企业处理量快速增长,但是CR10的总产能仅占全国总产能的7.2%,仍有大量的危废产能或通过企业自行处理消化,或被小型企业所瓜分。
(2)行业的技术成熟程度和产能释放周期有较大不同。
大气治理行业:2013年雾霾事件爆发时,作为污染核心的火电行业已经历了近十年的脱硫治理过程,2013年累计投运的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已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1.6%,脱硝和除尘的占比也分别达到了50%和20%,在电力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已有相对成熟的治理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大气治理设备从生产、安装、到投运的产能释放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1年到2年便可完成整套流程,且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运行一般由电厂自行负责,且运行管控难度相对较低。
危废行业:和大气治理行业不同,危废行业有着三大壁垒:资质壁垒、技术壁垒和规模扩大壁垒。对于危废处置的技术而言,危废种类高达46大类,种类繁多,性质差距巨大,预处理过程极为重要。危废处理工艺繁杂,稍有不慎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因而政府在发放危废许可证时,也会要求企业有一定的危废处理技术。此外,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危废,公司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处理工艺,因此目前行业也并无成熟的可以通用的治理方法。另一方面,新的危废项目从立项到投产过程复杂,审批周期长,一般耗时3-5年,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同时,目前危废行业的运营水平仍相对较低,项目投产后的持续运营和盈利能力无法保障,进一步阻碍了可靠产能的释放。
(3)行业盈利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大气治理行业:行业盈利因素的“量”“价”两方面,大气治理行业对价格边际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真正影响公司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是“量”的提升,因此雾霾事件并没有对大气治理设备或是合同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是显著提升了行业治理的合同量和设备数量需求。
危废行业:危废行业正处在“量价齐升”的黄金阶段:危废处置需求“双层”叠加——历史存量+当期增量,而这次的响水事故将进一步推动环保督察的监管力度,从而带动历史存量的处置需求增加,和当期增量通过第三方处置的意愿提升,进而带来危废处置需求的进一步提升;短周期看,“严督察”带来的隐性需求暴露造成短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响水事故发生后,短期内需求的增长,叠加供给增加速度仍不足的情况下,危废价格仍有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两次环境污染事件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行业特征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通过复盘大气治理行业龙头龙净环保在雾霾事件中的行情演绎,以及对两次事件发生时相同之处的分析,我们认为响水事故仍将持续发酵,当前的关停响水化工园区并不会是政府处理的终点,未来随着第二轮环保督察的开启和建国“七十周年”的临近,政策有较大概率在排污监管和危废处置等方面进一步趋紧趋严,危废龙头公司如东江环保、高能环境有望在市场情绪和预期转好中走出独立行情(3月23日至4月4日,东江环保区间涨幅6.90%,相对收益2.07%;高能环境区间涨幅8.27%,相对收益3.44%)。但是也需要注意,由于危废行业的集中度仍相对较低,产能释放周期较长,且目前危废处置价格已处于相对高点边际有限,年度内公司盈利弹性需进一步观察。
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4.1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直接受益方
江苏作为我国化工产业最为发达、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本次事件发生后对境内化工企业的整治、安全隐患排查、乃至短时间的关停,将会对全国化工行业相关原料和产品的供应造成极大压力,而盐城市决定关停响水化工园区,以及江苏省出台未来关停化工园区(50到20)的整治方案将进一步放大市场和行业对相关原料产品供给的担忧,从而进一步推升相关产品涨价。
另一方面,本次事件也有望进一步推动化工行业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我们观察到相关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等压力已有所缓解,但此次事件的发生无疑将再次加大国家对化工行业环保督察和监管的执行力度,经营不力,环保措施不到位的小型企业将在此次洗牌中彻底退出,资源有望进一步集中至头部企业,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的再次提升。
4.2危废行业:环保执法与制度完善仍将是关键推力
环保执法和制度完善将推动处置需求的提升:
(1)新增危废中瞒报、漏报行为减少,非法转移和倾倒途径被切断,大量危废回归正规化途径;
(2)大量超期贮存和历史遗留被发现,进入当地政府整治方案后,进而提升处置需求;
(3)区域性危废规范化处置需求提升、且供给仍相对不足,将推动危废处置价格维持高位。
响水事故的发生仍将持续推动上述逻辑延续,且有望进一步提升危废处置的第三方占比:根据《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拥有危废经营许可证单位的实际危废处理量为2252万吨,第三方处置占比仅为32%,未来随着监管趋严,自行处置不规范企业的危废处置产能将转移至第三方企业,进一步推升危废第三方处置的占比。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长周期看,在我国去工业化的大趋势下,危废行业的“量增”和“价升”逻辑会随着危废产量的下降(产废工业供给侧改革)和危废价格的回稳(危废处置产能提升)而不复存在,因此需抓住危废行业的阶段性主题行情。
4.3土壤修复行业:场地再利用需求有望带动市场空间放量
根据“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公众号消息,江苏省发布“关于征求《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紧急通知”,方案中提出减少省内化工企业(2020/22年分别至2000/1000家)、减少化工园区数量(50至20)、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化工项目原则上投资额不低于10亿元)等要求,并要求各部门于4月2日反馈意见。4月5日,盐城市宣布关停响水化工园区。截止2017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多达601家(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工作委员会数据),遍布全国31个省市,在江苏省率先对化工园区“动刀”之后,其他沿海省份有可能同样加严对化工园区的管制,而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化工企业的迁出。各地对关停后的化工园区场地再利用意愿提升,有望推动土壤修复市场空间放量。
投资建议
(1)事件持续发酵将推动江苏省对化工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的加严,从而进一步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首当其冲为染料细分,其次为农药、医药及相关中间体细分),同时促进并维持相关产品涨价(上述细分品种弹性较大,需要首先重点关注);
(2)化工企业是固、危废产废大户,不规范处置情况屡见不鲜,叠加2019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启,事故发生地区、甚至国家层面对工业固、危废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强化,短、中期危废处置“量价齐升”的逻辑延续;
(3)盐城市已宣布关停响水化工园区,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减少省内化工园区数量;各地对关停后的化工园区场地再利用意愿提升,有望推动土壤修复市场空间放量。
环保行业重点关注危废行业龙头东江环保,以及环境修复龙头高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