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10时,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吉林省推进地级城市生活
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省出台该《方案》,部署地级城市(含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延吉市、珲春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4个阶段目标任务
《方案》从“明确部门职责、循序渐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确定分类标准、注重配套系统建设”等方面完善总体设计,提出四个阶段目标任务:
2019年年底前
各城市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专项规划,全面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
2020年年底前
各城市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长春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2年年底前
各城市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2025年年底前
各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4个要求
要规范分类投放
各城市要结合实际,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要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的单独投放比例。鼓励定时定点投放,根据居民生活习惯确定并公开收集时间段。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要配备必要的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负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监督指导、纠错等工作,记录相关台账。
要落实分类收集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单位、社区要优化布局,合理设置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等分类收集站点,确保满足需求、分布合理、功能完善,并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和标识。应同步公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分布、开放时间,以及各类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责任单位、收运频率、收运时间和处置去向等信息。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区域开发建设应同步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的设置,且满足分类收集需求。
要配套分类运输
各城市要以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必须实施分类运输为要求,以确保全程分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的分类运输系统。分类运输车辆配置做到类别齐全、数量满足需要,标志标识喷涂做到统一、规范、清晰。要按照区域内各类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合理确定收运频次、收运时间和运输路线。做好物业部门和环境卫生部门的衔接,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要加强有害垃圾运输过程的污染控制,确保环境安全。加快生活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处理,促进循环利用。
要完善分类处理
各城市要加快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相匹配的分类处理系统。推动以焚烧为主的生活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取长期布局和过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加快补齐分类后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短板,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现有处理设施不达标的,要尽快实施提升改造。没有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要加快建设,已规划的要抓紧推进。统筹规划建设有害垃圾处理设施,满足处理需求。鼓励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建设,优化技术工艺,统筹各类垃圾处理。
党政机关、学校等要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方案》中称,各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卫生)、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各城市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要组织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并逐步扩大到国有企业、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经营场所。
同时要夯实学校教育基础。各城市教育等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公共意识和公民意识。依托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将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融入家庭、融入社区。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通过创编垃圾分类歌曲、歌谣、漫画、微视频等作品,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培养一代新人”的效果。
还要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动员家庭积极参与。协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完成生活垃圾分类规划的编制,同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的设施建设。并根据设施建设情况,逐步扩大分类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