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规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加速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进程面对这样的新要求,经开区各个街道纷纷推出新举措垃圾分类2.0版,将
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荣华街道——厨余垃圾“就地”处理
“吃”进剩饭剩菜,经过24小时“消化”后,就可“吐”出用于种花种草的有机肥。
最近,具有这种功能的设备出现在上海沙龙商圈东侧,这是荣华街道在辖区建设的首个厨余垃圾终端处理站,实现了辖区部分小区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据设备负责人李浩介绍:“厨余垃圾倒入设备后,轨道传输带会将其运输到剪切破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再经过生物发酵功能就可将垃圾变废为宝,产出可用于种花种草的有机肥料。”
设备在完成垃圾粉碎的同时,还将对其进行压缩,并通过连接到外侧的油水分离机系统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分离,实现对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减量将达到90%以上。该设备通过连接在另一个外侧的设备——“喷淋塔”废气处理系统,还可对垃圾的异味进行妥善解决。
设备负责人李浩说,这套设备每天可处理2吨厨余垃圾、生成100公斤的有机肥,处理一次需要24小时,分离出的油还可用于制作生物燃料。目前,荣华街道以金地格林、郁金香舍、上海沙龙3个社区为试点试运行,试运行43天,共计处理厨余垃圾78.9吨,产出肥料5.9吨。
此次荣华街道在辖区内引进的厨余
垃圾处理设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形成了良好的资源循环再利用。“下一步,我们将总结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在辖区其他社区推广,并将覆盖商圈的餐厨垃圾处理,推动辖区更大范围的垃圾减量化和‘就地’处理。”荣华街道城建科科长李鹏补充介绍。
博兴街道——全面推广“撤桶并站”
自1月6日起,博兴街道辖区13个社区全面推广垃圾桶“撤桶并站”工作,提前打响辖区生活垃圾源头强制分类“第一枪”。
来到博兴街道辖区的亦城茗苑社区,小亦发现,各居民楼前的分类垃圾桶均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固定分类投放站点。据博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的“撤桶并站”,是结合社区现状综合考量决定的,将社区内原设置在每个单元门口的垃圾分类桶合并后,分别在社区的3号楼前和西南角设置了两个固定投放点。
除两处固定投放站点外,还将设立两处流动站点作为补充,通过流动限时投放的方式,满足居民们日常垃圾分类投放需求。“我们将在社区里添置两辆垃圾分类投放车,于每天7:00-9:00、18:00-20:00在社区内行驶,方便居民在规定时间内就近投放,过时段后,可到固定点投放。”该负责人详细介绍说。
相同的模式也在博兴街道其他小区进行推广,但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截至目前,除赢海庄园社区和悦廷小区,辖区内其他居民小区在经开区多个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均已实现垃圾桶撤除。第二阶段将进行流动垃圾车投放。“本次我们共计购入8辆车,将于近期在面积较大的小区投入使用。”该负责人介绍。“撤桶并站”是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强制分类的有效途径。作为初次探索,本次博兴街道“撤桶并站”工作或将对经开区及亦庄新城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而在此基础上,博兴街道还将探索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的清运管理渠道,促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