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三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的报告。据了解,截止目前,哈尔滨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全面建立。垃圾分类设施、车辆基本配备到位。全市普遍形成了 " 一区一策、一街一案 " 的总体分类格局。
2018 年,哈尔滨市作为全国首批 46 个试点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目前,市政府已累计投入垃圾分类保障资金 11.22 亿元,在垃圾分类硬件建设方面,市政府始终把分类收、运、处的体系建设作为保证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的根本性任务大力推进,并实现整体闭合。
据了解,我市前端分类收集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市 6913 个居住区已设置分类收集点 1.4 万余个,配置四分类垃圾桶 8.8 万余个;中端分类运输体系实现闭环运行。结合既有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运输车辆,全面实现 " 一类垃圾一类车 " 分类收运;末端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到 2021 年底前,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提高到 650 吨 / 日,其他垃圾全部实现高标准焚烧处理。
在完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的同时,哈尔滨市还把宣教发动作为全民参与分类的重要推力,通过大规模入户和媒体宣传,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 90% 以上。我市广泛利用各类公共空间设置宣传板,循环播放分类公益广告,定期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宣传短信,与此同时,将垃圾分类纳入全市学校素质教育范畴,制发《垃圾分类学习教育读本》,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宣教覆盖面达到 9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