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津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三调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统计局联合公布《天津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天津市严格落实耕保责任,完成耕地保护任务目标,同时林地、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自2017年国务院部署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起点部署推动,同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展调查工作。市规划资源局坚持高精度和高标准调查、严格责任落实和成果检查的“双高、双严”要求,创新“市级统一调查、区级复核确认”工作模式,经历初始调查和统一时点更新两个阶段,历时3年,高峰时投入5000余人,市级召开320次对接协调会,多措并举加强质量管控、强化安全生产,在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开展6项自选动作,累计调查图斑234万个、现场调查举证图斑31万个、拍摄举证照片193万张,形成了包含126万个地类图斑、22个单独图层、1500万条属性信息的国土调查数据库,调查成果高标准完成并按时上报国家,先后通过各级多次核查督察,是初始成果首个上报国家、唯一一次性通过国家核查的省份,全市初始成果差错率0.03%,全国最优,全面摸清了全市国土资源家底。
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耕地494.34万亩,超过《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确定的天津市耕地保有量,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全市林地222.39万亩,较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时增加137万亩,主要是近年来,天津市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进程,全市森林面积显著增加,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碳汇和水资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生态支撑。
湿地是第三次国土调查新增的一级地类,2013年国家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两者在调查范围、标准和内涵上均存在较大差异,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以来,天津市湿地面积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