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扩大生态总量,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快速推进2022年1万亩造林任务,实施公共绿地改造提升工程13.78万平方米、屋顶绿化建设工程6191平方米,持续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二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对全区29.3万亩平原生态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区域统筹和差异化管理。开展1.6万亩林木林分结构调整工作,分类推进疏密度移植和林下补植。
三是加强资源保护,减少碳库损失。开展林草湿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170个监测样地调查,每年产出林草湿荒绿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开展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修复,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等提供决策支撑。将碳汇损失保险责任纳入平原生态公益林保险中,保单内包含的直接造成林木碳汇损失的,按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
四是对碳汇进行计量,积极探索碳汇交易模式。2012-2017年大兴区共营造了1.6万公顷平原生态林,平均每年每公顷生态林可吸收二氧化碳14万吨,据此推算出2012至2041年底的碳汇量并建立“碳中和”志愿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到“碳中和”行动中来,将林业生产成果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