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河是巢湖的重要入湖河道,是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的核心一环,也是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所在。
伴随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一期工程,顺利实现试通水试通航,这也意味着作为“引江济淮”重要输水通道、穿肥西县城而过的派河水质有了新提升。
为确保水质达标,肥西县举全县之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对县域内污水处理厂集中开展整改扩建,全面提高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倾力守护好这条江淮运河上的黄金生态廊道,确保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的郑重承诺。
该县的中派污水处理厂位于肥西县城向东十公里,始建成于2016年,根据设计日处理污水最大可达5万吨,但这个数字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肥西县在现有基础上对中派污水厂进行扩容。去年年底,中派污水厂二期扩容工程正式启动,项目位于中派社区凌霄路以南、宿松路以西,总占地23.1亩,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吨/日,由肥西县招商引资企业安徽科环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在短短18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并一次性通过验收合格,能够与原一期项目(5万吨)形成7.5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可满足主城区的污水全覆盖、全收集。
定好“长远之计”也要解“燃眉之急”,为确保满足扩容改造期间的污水处理需求,肥西县在湖湾圩片区建设一座临时性的污水处理厂,并于去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万吨。
(肥西县中派污水处理厂 陈启文供图)
据悉,中派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改造工程也在快马加鞭赶进度,项目计划投入1.16亿元,预计2024年底可建成,投用后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新增2.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已完成图纸设计工作。
位于该县高店镇的高店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15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700吨。随着该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难中求成,变中求胜!在肥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店镇下决心根除这一“顽疾”。去年9月,高店镇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工程正式建成,该项目占地5.4亩,设计规模为700吨/日污水处理,完全投用后,能与原一期项目(700吨)形成14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届时可全面收集高店镇区及周边新建安置点生活污水,实现区域内污水应收尽收,有效解决高店镇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污水处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污水处理厂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来帮助其运转。
为补齐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全面解决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高店镇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扩容改造同时,相关配套管网工程也在有条不紊推进。截止去年9月,已正式建成配套管网6.7公里,通过加强污水治理配套工程建设,打通污水传输管网,真正做到让污水处理“滴水不漏”。
同样,围绕污水处理,近年来,肥西县柿树岗乡结合“生态柿树,画里乡村”的目标定位,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补齐污染防治短板。
去年9月,位于柿树岗乡合龙村柏树郢的柿树岗乡污水处理厂扩容改建二期工程于正式建成,该项目的实施是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和保障污水处理系统安全的重要举措,项目投入运行后,将在一期日处理能力500吨基础上,再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500吨,进一步提高了柿树岗乡的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同时作为环巢湖综合治理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少巢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肥西县柿树岗乡污水处理厂 陈启文供图)
如今,肥西县已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2家,经过提标、管网改造,目前城镇生活、生产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率100%,进一步满足了肥西县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和人民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