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浙江宁波“甬有碧水”攻坚交出靓丽成绩单

日期:2023-03-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王雯 王璐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3/06
14: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环境质量 水生态修复

奔涌的三江水,灌溉着世代浙江宁波人的土地与梦想;蜿蜒的小溪流,滋润着每一个江南孩童的梦里水乡。水草萋萋、鱼翔浅底,碧水悠悠、柳垂江岸,这幅灵动的美景,如今在宁波越来越常见。

图为江北新三江口。沈国峰摄

宁波市日前晒出了2022年度“甬有碧水”攻坚行动成绩单。截至去年底,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国控水质优良率均达100%;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6.3%,市控断面优良率93.6%,超额完成省对市断面水质考核目标,全市断面水质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历史最优水平。

“官方+民间” 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治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才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宁波印发《宁波市“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部署了生态引调水、截污纳管、清洁排放、水质监测考核、数智治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涉水领域综合执法、水务投融资改革等八大专项行动。在此基础之上,宁波启动编制全市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专项规划方案,系统谋划全市治水工作。围绕治水短板,各牵头单位分头制定细化方案,实施清单化治理,创新涉水生态问题专项巡察、定期主任工作会议等新机制,推动治水工作深层次破冰。

为倒逼全市治水工作“争先进位”,宁波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两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银”,设立每年超18亿元的治水奖惩资金池,覆盖全市94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166条三江一级支流水质和排水管理,进一步加大全社会治水资金投入力度。

治水,有大江大湖,也有支流、小微水体这些“毛细血管”。如何消除各类涉水隐患和问题?

宁波市启动了“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掀起一场找寻查挖涉水问题的“风暴”,全力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在行动中,宁波市开展市县乡三级涉水问题自查自纠、互查互纠,并通过集中晾晒群众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促区县市及时整改。

日前,有群众投诉反映,余姚市华润五彩城某餐饮店门前有污水外溢现象,影响周边环境。收到问题线索后,余姚市治水办会同凤山街道、华润五彩城物业,对问题点位进行核查。经现场检查发现,被投诉点位为华润五彩城金街某餐饮店门口的隔油池附近。

“该隔油池未及时清掏,导致管道堵塞,进一步造成污水外溢,未发现有污水直排河道的情况。我们采取了排干污水、铁杆疏通管道等措施,对沿街店铺疑似堵塞的污水管道进行疏通、维护和维修。同时,对隔油池、污水井进行清掏、外运。”余姚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次的整改,让沿街店铺的污水管道、隔油池、污水井均完成了一次“肠道疏通”,污水外溢问题得到解决,路面重新恢复整洁。

“集民智、多举措、聚合力”,通过“官方+民间”联动“找寻查挖”,宁波织密了涉水问题发现处置网络和水生态环境防护网络。据统计,去年全市累计查找各类涉水问题6226个,整改完成率排名浙江省前列。

水生态修复 串起身边的好风景

从宁波最繁华的天一广场向西行走,十几分钟后拐至镇明路,一片静谧扑面而来,这里就是宁波市的文化地标——月湖。目之所及,水光潋滟,草木葱茏,一池湖水倒映着柳条绿樟,碧波荡漾之下,水草摇晃其中,鱼儿在“水下森林”中穿行,一派勃勃生机。岸上,游人踏春,用手机定格碧水春花,月湖水的巨大变化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欣喜。

曾经,月湖藻类暴发,局部出现季节性黑臭,部分区域为劣Ⅴ类水体,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如何让月湖水“活”起来?“蜕变”之路,始于5年前。

“2017年3月,月湖启动水生态综合整治,包括清淤及淤泥处置、水质提升与水生态构建、绿化提升、海绵体修复及智能化管理等五大工程,这也是我省首个湖泊治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月湖‘水下森林’就是治理工程项目之一,通过在湖底种植沉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打造阶梯式的“水下森林”,并有针对性地投放螺类及花白鲢等鱼苗,重构起一套湖水自然净化的生态系统。

如今,月湖水质常规指标(氨氮、高锰酸盐、总磷、溶解氧)已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Ⅲ类及以上。

图为北仑区明月湖。顾红侠摄

宁波水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一批治水精品项目也在2022年惊艳亮相。越来越多的生态美景被碧水环绕,市民走出家门,便能感受到美丽宁波的生态之美。

每天早晨,在宁波海曙区西洋港河畔,总能看到形形色色休闲健身的人,有的打太极拳,有的慢跑,还有的聚在一起跳广场舞……作为宁波市首批“美丽河湖”,西洋港河、照天港河水系实施了综合整治提升,还建成10公里生态护岸和8万平方米绿地公园。

“我们通过严格企业治污行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将河湖生态化治理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特别是13.5公里的‘舟游古林’水上共富精品环线,串联西洋港河、照天港河等7条生态河道,将沿线的村和渔业社串珠成链。”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2022年底,宁波市已创建市级美丽河湖84条(个),其中省级美丽河湖60条(个),累计创建河道长度达842公里。同时,创建省级水美乡镇38个,市级美丽河湖片区17个,象山县北纬 30°“海上两山”之旅入选浙江省“水之旅”精品路线。

高科技加持 探路全域“数字治水”

抢抓数字化改革的契机,宁波不断推进科技治水,深化“数字赋能”,实现“治水”变“智水”。

在宁波江北区庄桥街道严家河附近,河长费浩栋正安排河道清理人员对河道中的浮萍、水面漂浮物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完成后的信息,通过手机小程序端上传到监管平台,最终实现了河湖治理数据闭环。

涉水问题的快速处置,归功于数字“智水”新场景——“北斗+AI遥感”智慧河长监管体系。宁波市江北区现有河道(湖库)240余条(座),日常巡河工作量大,河湖监管任务繁重。江北区创新利用高分辨率、多时相、多谱段的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全域河湖遥感巡检和水质健康评价应用。

在江北区治水办,记者看到了一份来自浙江北斗河湖巡检和水质健康“诊断书”。这份报告里面既有江北区河道水质健康评价“一张图”的呈现,也有对各乡镇街道和重点区域的情况分析判断,此外还有水色异常、河道变迁、河岸固废、坝基等问题细化罗列,另外每个“问题点位”都附有详细的前后卫星资料、文字说明及位置信息二维码,大到沿岸违建、河面坝基,小到河面垃圾,细到氨氮、溶解氧等指标的含量,一目了然。

“有了这些数据的持续积累和智能分析,我们更能发现河道污染根源问题,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更为精准的治理。”江北区治水办工作人员介绍,获得平均每月一次的监测报告后,他们会把报告中罗列的问题第一时间发送给各个相关部门,通过扫描报告中的二维码能获得准确的涉河问题位置信息。同时,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叠加水质反演专题图也能辅助各部门开展问题分析,锁定污染源头。

“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目前,宁波市已构建了由“AI遥感”、无人机、无人船及23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构成的立体监测体系,实现河道水环境从“监测、监控”到“预警、诊断、评估、决策”的转变。

据介绍,2023年,“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将继续以宁波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水环境的满意度,让“甬有碧水”品牌深入人心,成为宁波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一张“金名片”。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