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日前发布的《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餐盒、 一次性塑料杯、泡沫塑料、废塑料包装袋等低值可回收物也是宝贵的资源,厦门市每年将15万吨“低值垃圾”变为资源,经济价值超过1.35亿元。这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仅废塑料部分每年就可以减少约4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当前,低值可回收物作为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经济价值低、产生来源分散、回收利用较难,成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最大短板。传统的焚烧或填埋的处理方式,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不能适应新时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探索新发展理念,寻找更加优化的发展路径。”
低值可回收物是指,从物体本身来看具有可回收性,但对其回收利用需要付出较高成本,从而导致经济性较差,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进行有效回收的各类废弃物。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塑料杯、泡沫塑料、废塑料包装袋、废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废纸杯纸碗、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固体废物。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低值可回收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2021年全国城市及县城垃圾清运量达3.17亿吨,其中废玻璃、废塑料、废旧纺织品等低值可回收物占比高达40%~50%,年产生量约1.4亿吨,大多混入生活垃圾等焚烧处置,材料化平均利用率不足30%,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增加的问题。
报告显示,近年来,厦门市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初步探索出了“政府统筹部署支持—企业专业化运作—居民积极参与”的覆盖前、中、后端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政府通过发布低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加强分拣中心用地保障,委托专业化企业开展市场化运营,在回收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回收融合发展,在处置端建设低值可回收物分选中心提高可回收分选效率,并推动分选出的低值可回收物与后端再生利用基地有效衔接,构建起闭环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政府将原用于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补贴转移给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分选,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同时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
报告显示,通过持续不断的推进,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根据运行数据测算,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综合选出率由2020年的72.72%提高到2022年的74.31%,居民投放准确率在不断提高,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运行效率在不断提高。厦门每年将15万吨“垃圾”变为资源。在资源化利用基地,这些分类分选出的可回收物最终会生产成再生塑料、再生纸浆等资源化产品,经济价值超过1.35亿元。这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仅废塑料部分每年就可以减少约4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报告指出,厦门模式成功的核心在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紧密结合。“有为政府”主要是政府开展顶层设计,发布低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推进“两网融合”,出台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理补贴办法;完善规划用地、投资建设等各项支持政策,确保体系有效运转。“有效市场”是指国企、民企共同发力,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建设高效运行的低值 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实现低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
报告建议,尽管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运营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需在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提升:一是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环节的宣传教育,在商场、高校、机关单位等集中场所广泛开展宣传,提高低值可回收物的分类准确率;二是研究进一步扩大低值可回收物品种覆盖范围,如考虑将大件垃圾等纳入低值可回收物范围;三是进一步加强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开展混杂低值废塑料化学循环等先进技术研发,开发智能化机器分选等先进技术和产业化应用;四是继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与低值可回收物收运体系的有效衔接,将资源化利用作为优先政策选项,把焚烧作为兜底保障措施,加快构建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