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本届环博会共吸引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家企业参展,聚焦细分领域深化创新,通过技术展示、供需对接与思维碰撞,推动环保产业向精细化、高质量方向升级。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上海环境集团受邀亮相本届环博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出席开幕式并参与行业发展研讨,聚焦环保产业前沿趋势分享见解。同期,副总裁邹庐泉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深度解读集团技术创新与实践成果;董事会秘书董政兵现场指导布展工作,并亲切慰问一线参展团队。
上海环境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出席开幕式
展会首日,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会文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苏国栋等陪同下,莅临上海环境集团展台调研指导。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向领导一行全面汇报了集团在环保技术研发、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自主创新的FAST工艺(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其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中的实践成效和全面承载上海环境集团“从工业末端到城市绿心”生态转型愿景的“SEEPARK”业务流程沙盘。随后,王瑟澜董事长接受E20环境平台专访,围绕环保产业绿色转型、低碳技术赋能等行业热点议题,结合集团实践经验进行深入阐释与交流。
王瑟澜董事长莅临 E20 环境平台展位
上海环境集团在固体废物处理领域的创新成果引发多方关注。上海环境集团副总裁邹庐泉就FAST工艺技术原理、余热供热系统应用等内容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详细解读技术突破对行业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海环境副总裁邹庐泉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
上海环境董事会秘书董政兵现场指导布展工作
申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专程到访展台,与集团技术团队就FAST工艺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产业化合作模式展开务实研讨。技术团队重点介绍了该工艺通过“脱盐除重 — 协同热处理 — 分盐回收”闭环体系实现飞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核心路径,并与来访嘉宾就行业技术协同创新、业务合作方向交换了建设性意见。
2024年4月,上海环境集团正式注册 “SEEPARK” 商标,通过能源共享、资源循环、低碳管理等多维举措,打造一个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同时以开放姿态培育公众低碳意识,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园区品牌。目前,上海环境正以天马园区为载体,持续传递 “SEEPARK” 品牌生态价值与示范效应,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格局,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可借鉴的 “上海方案”。本次展会,上海环境集团首次以3米×2.5米业务流程沙盘全景展示以“SEEPARK”为核心理念的城市环境治理新面貌,突破传统工业场景封闭性,通过建筑模型与动态装置融合,将隐蔽的末端处理设施转化为可感知的绿色开放空间。沙盘既展现了园区能源资源共享、低碳管理的减碳实践,也凸显其以开放平台推动低碳普及的引领作用。
在今年上海环博会上,上海环境集团以自主研发的FAST技术(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重磅亮相,成为行业焦点。这项与同济大学历经两年多联合攻关的创新成果,实现国际技术首创且水平领先,为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FAST工艺构建“脱盐除重—协同热处理—分盐回收”闭环处理体系:通过精准脱盐除重技术靶向去除飞灰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利用协同热处理大幅削减二噁英等污染物,创新分盐回收工艺实现工业盐资源高效利用,全程实现废水、废气、废渣合规处置。与传统技术相比,FAST工艺突破“依赖厂外设施”的局限,可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原位完成飞灰处理,有效解决传统技术区域分布不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同步实现节能降碳目标,为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开辟“厂内循环—资源再生”全新路径。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突破,FAST工艺以全流程闭环治理模式,推动飞灰处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型,为城市低碳发展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展会同期举行的“2025中国环博会TOP100 榜单”颁奖典礼上,上海环境集团凭借在技术创新、产业示范、生态治理等领域的综合实力,荣膺榜单前六甲。这一荣誉既是对集团多年来深耕环保领域的肯定,也彰显了其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标杆作用。上海环境集团通过高层互动、技术展示、成果发布,全方位展现了“技术引领 + 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未来将继续以FAST工艺、天马园区等为载体,输出更多可复制的“上海方案”,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