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工信部印发《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引领和带动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将进一步提升部分行业清洁生产水平,预计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8万吨、氨氮0.7万吨,并建设若干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和基地,初步形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方案》表示,在尾矿、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重点领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重大工程示范,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会同财政部组织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固体废物工程技术研究机构、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发展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近日,工信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2016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试点示范方案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结果,“遵义市南部城区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等8个项目拟入选2016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试点示范项目。
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技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如今该项技术已成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较为普遍采用的技术。据统计,2014年我国水泥总产量约24.8亿吨,年产量增长约1.8%,占全球总产量约60%,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约8亿吨。
根据《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信部还将围绕制造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将发布《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实施重点流域部分行业水污染防治清洁化改造;会同财政部支持一批高风险污染物削减项目,从源头减少汞、铅、高毒农药等高风险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钢铁、造纸等高耗水行业,筛选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在重点行业实施一批高效节能低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另外,工信部还将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和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方案。会同财政部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选择部分城市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示范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