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空气净化 » 正文

空气污染也存在不公平?

日期:2019-11-27    来源:环球科学  作者:安德鲁•汤普森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11/27
09:1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空气净化 空气污染问题

   美国纽约市的哈莱姆区和南布朗克斯区以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国人为主,区内工厂密集,烟囱林立,公路纵横交错,拥堵不堪。对这些区域的研究显示,美国人在接触空气污染方面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微信截图_20191127091423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国人接触到的空气污染比美国白人多,但在比较消费时(这里指消费背后代表的空气污染,包括生产或运输商品等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前者明显少于后者。倡导环境正义的组织曾报道过这种不平等现象,新的研究也为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更坚实的数据:在面对空气污染时,美国的少数族裔承担的成本与消费水准不成比例。“这与环境正义运动中提到的信息不谋而合,”克雷恩?N?泰罗(Kerene N.Tayloe)说,他是“WE ACT”(一家非营利组织,致力于环境正义运动)的联邦法务主管。
  研究还发现,尽管空气污染的整体情况在近几十年大幅下降,但这些不公平的现象却持续存在。美国得克萨斯南方大学城市规划和环境政策教授罗伯特?布拉德(Robert Bullard,未参与这项研究)强调,有必要在受不公平冲击最严重的社区,制定减少污染的政策。
  研究人员花了大量精力关注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一般称为PM2.5)。这类颗粒是在施工、火灾和化石燃料燃烧等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含有数百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可以深入肺部,导致心脏和肺部疾病。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因人为(而不是野火或其他自然资源)排放的PM2.5而早逝的人数,多达10.2万人。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明尼苏达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师杰森?希尔(Jason Hill)说,这个数字与每年因车祸和谋杀死亡的总人数大致相当。
  为了追踪个体暴露与排放根源的关系,研究人员挖掘了公开可用的经济数据和PM2.5数据。他们将各种排放源(比如燃煤发电厂或柴油车辆)与产生这些排放的主要经济活动(如用电或购买食物)联系在一起,然后分析不同美国人群体的消费情况。结果显示,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国人接触的PM2.5分别比他们消费产生的PM2.5多56%和63%,而白人接触的PM2.5比他们消费产生的PM2.5少17%(如图所示)。这些结果于今年3月发表在了《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希尔认为“差异非常明显”。分析表明,广泛的经济活动确实会让人接触更多的PM2.5。研究还表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美国白人的整体消费水平较高,而不是从高污染行业购买更多的产品。在可观察到的差异中,家庭收入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导致不公平的全部原因。
  布拉德认为,近年来因为美国的监管原因,PM2.5在美国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有所下降,但新发现却让人们难以认同“每个人都获得了同等程度的保护”。 他还补充道,先前的政策倾向于将有污染的基础设施建在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社区,而这项研究结果则表明,需要解决这类政策遗留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理所当然的污染模式,不再偏向于污染有色人种或者低消费社区?”布拉德问道。希尔也说,美国政府不能只是简单地监管某一类排放源(燃煤电厂或柴油机车等),而应该解决所有相关行业的排放问题。
  希尔等人认为,要想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减少不公平现象,需要美国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社区共同努力,确定出合理的政策法规。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安吉姆?哈贾特(Anjum Hajat,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跟踪污染暴露的研究为实现减少污染,促进公平提供了新方法。她认为,这种框架可用于评价相关法规(特备是针对特定空气污染源的法规),看它们将如何减少不同群体接触污染的情况。这样的评估还有可能发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会将污染转移到其他地区。
  此外,研究还强调了现有空气污染法规的重要性。因为其中一些管理措施(比如燃煤发电厂的污染管理,以及车辆燃油效率的管理等)已被特朗普政府撤回。美国环保局的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继续监测和报告低收入社区的关键环境指标,因为让每一位美国公民享受洁净健康的空气、水和土地,是我们的承诺。”
  研究表明,对于最脆弱和敏感的群体(患有哮喘的儿童等),即便PM2.5的含量不高,也很有害。因此,美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而不是撤回管理措施。哈贾特提到,虽然美国人的消费水准有所上升,“但空气污染的情况却在好转。所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整体,真正地做出一些改变,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