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保政策 » 环境治理 » 正文

贵州省毕节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 的通知

日期:2022-01-05    来源:毕节市生态环境局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1/05
17: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污染治理 生态环境监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和《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通知》(毕府办函〔2020〕66 号)精神,我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根据《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第192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在毕节市人民政府网上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请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做好修改完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开征求意见时间

2022年1月5日至1月18日。

二、反映意见方式

公民、法人或有关组织等社会公众对《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有意见建议的,可以通过微信留言、网站留言、电话、电子邮件或提出书面意见等形式向市生态环境局反馈。

(一)微信留言。关注“毕节市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留言,微信号wbj0857。

(二)网站留言。关注毕节市人民政府(http://www.bijie.gov.cn)进入“民意征集”专栏留言。

(三)联系电话。联系人:翟运;电话:0857-8222835。

(四)电子邮件。372862990@qq.com。

(五)传真。0857-8222835。

感谢您的支持!

附件: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毕节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1月5日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责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乌蒙山腹地,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毕节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大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全市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100%,市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4.12%;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环境目标如期实现。然而,毕节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及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建设美丽毕节目标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毕节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编制《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毕节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十四五”期间,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以守护好优良水生态环境为总目标,补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重点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面源污染问题,强化美丽河湖保护与修复,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不断满足老百姓的亲水需求,力争实现“人水和谐”。

目  录

前 言i

目  录iii

第一章 水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势1

第一节 水生态环境现状1

第二节 “十三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4

第三节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挑战8

第二章 总体规划11

第四节 指导思想11

第五节 规划范围与时限11

第六节 基本原则12

第七节 主要目标(总体、阶段性目标,指标体系)13

第三章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16

第八节 调整产业结构16

第九节 优化空间布局16

第十节 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18

第四章 深化水污染治理,提高水环境质量21

第十一节 加强入湖入河排污口整治21

第十二节 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排放21

第十三节 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22

第十四节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24

第五章 推进节水减排,保障河湖生态用水26

第十五节 推进节水减排26

第十六节 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27

第十七节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位)28

第六章 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美丽河湖29

第十八节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29

第十九节 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和建设30

第二十节 推进重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31

第二十一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32

第七章 强化水源保护,保障用水安全33

第二十二节 深入推进“划、立、治”33

第二十三节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34

第八章 强化监管能力,防范水环境风险36

第二十四节 提升环境风险预警能力36

第二十五节 推进环境风险问题整治37

第二十六节 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处置38

第九章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38

第二十七节 大力提升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水平38

第二十八节 积极构建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40

第十章 统筹四大流域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42

第二十九节 赤水河(贵州)控制单元42

(一)总体布局42

(二)保护要点42

(三)规划项目43

第三十节 横江(贵州)控制单元44

(一)总体布局44

(二)保护要点44

(三)规划项目45

第三十一节 乌江(贵州)控制单元46

(一)总体布局46

(二)保护要点47

(三)规划项目47

第三十二节 六冲河(贵州)控制单元48

(一)总体布局48

(二)保护要点48

(三)规划项目50

第三十三节 三岔河(贵州)控制单元52

(一)总体布局52

(二)保护要点52

(三)规划项目53

第三十四节 可渡河贵州控制单元54

(一)总体布局54

(三)保护要点55

(三)规划项目55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6

第三十五节 加强组织领导56

第三十六节 发挥市场机制56

第三十七节 科技支撑57

第三十八节 监督管理57

第三十九节 公众参与58

附图1 毕节市水系图60

附图2 毕节市流域分区图61

附图3 “十四五”毕节市控制单元划分图62

附图4 毕节市“十四五”国控及省控断面分布图63

附表1 毕节市国控、省控、市控断面“十四五”水质目标64

附表2 毕节市重点流域生态流量控制河段流量目标69

附表4 试点开展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的水体清单72

附表3 毕节市重点湖库富营养化控制目标73

附表5 以重现土著水生植物/土著鱼类为目标的水体清单74

附表6 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项目清单75

第一章 水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势

第一节 水生态环境现状

——水环境状况。毕节市共有4大水系,分别是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及北盘江。“十三五”期间,列入国、省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共计19个,达标率为100%,优良水体达标率也为100%;2020年所有国、省控断面均为Ⅱ类及以上,其中Ⅰ类水质断面4个,占比21%,Ⅱ类水质断面15个,占比为79%。市控断面34个,除保河村、曾子沟监测断面为Ⅳ类外,其余监测断面均为Ⅲ类及以上,优良率为94.12%。毕节市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759个,其中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计20个,已开展监测18个,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乡镇级以下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计739个,已开展监测344个,水质均达到或优于 Ⅲ 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48个一级水功能区全因子达标率平均为89.58%,主要不达标水功能区为乌江流域的白甫河七星关排污控制区、白甫河七星关工业景观用水区、白甫河七星关过渡区、乌江流域后河纳雍保留区及金沙江流域横江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重点湖库洪家渡水库水质为Ⅱ类及以上,草海年均水质为Ⅳ类,夹岩水库处于在建阶段,尚未开展监测评价工作。城区黑臭水体星关区倒天河德溪公园段目前基本消除黑臭。

——水资源状况。毕节市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3个气候带,其气候特点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127.2 mm。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为10.31亿m3,农业用水5.19亿m3,工业用水2.93亿m3、生活用水2.06亿m3,生态用水0.12亿m3,以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为主;万元GDP用水量为49.3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4.9m3/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84。毕节市境内目前已设定生态流量目标的河湖断面共计35个,2020年35个断面月均生态流量和日均生态流量均满足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水位)目标,达标率为100%。

——水生态状况。目前毕节市水生态监测基础相对薄弱,尚未系统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水生态监测工作,水生态本底状况尚未全部摸清。毕节市水生态工作开展较多的水体为赤水河、洪家渡水库及草海等生态敏感区及科研重点区域。“十三五”期间,赤水河流域毕节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整体较好,调查记录着生藻类共232种(属),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共224种(属),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空间分布异质性较高。洪家渡水库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库区分布有鱼类48种,浮游植物127种(属)。草海共记录浮游植物8门41科86属247种、浮游动物64属136种、鱼类18种,水生植物68种。毕节市境内共有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分别为贵州黔西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贵州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及贵州锁黄仓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以黑颈鹤为代表的鸟类及其生境。

——水环境风险现状。毕节市突发性水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部分河段水质管控风险、饮用水源地安全风险和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三个方面。乌江支流六冲河化屋基段的水质目标要求较高(地表水Ⅱ类),且近年来附近旅游人数持续增多,人为干扰因素增多,致使化屋基段水质管控风险较大,保持优质水体的压力较大。毕节市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虽无工业企业,但因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特别是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不足,导致农村生活污染以及畜禽粪污、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使得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污染存在较高风险。毕节市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涉及面较大,特别是夹岩水库上游赫章县的铅锌矿及尾矿可能会对其供水安全构成威胁。毕节市暂时未发现累积性水环境风险。

——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状。毕节市形成了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中心,以辖区各县环境监测站为支撑,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网络。其中,毕节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国家二级监测站,具有在水质110余项参数的测定资质;8 个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国家三级监测站,具有水质28项参数的监测能力。毕节市已建成6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32条主要河流布设54个监测断面(国控断面4个、省控断面15个、市控断面34个),其中国控断面和省控断面在“十四五”期间分别增加至17个和16个;主要湖库布设监测垂线8条,草海入湖河流布设监测断面4个。

——水生态环境管理现状。一是建立符合毕节地方特色的生态法规体系,完成或起草了《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毕节市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保护条例》等涉及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其中《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是毕节市第一部实体法规,全省范围内第一部针对设区、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立法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二是科学编制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完成草海、百里杜鹃及韭菜坪的生态保护规划,编制完成10个县(区)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待发布)。三是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管理与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落实水环境质量责任红线、加强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管以及强化环境监测运营管理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等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四是加快管理机制建设步伐。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建立了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严格执行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资金,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扎实推进毕节试验区生态补偿示范建设,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二节 “十三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毕节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毕节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双十工程”治理为重点,实行挂牌督战、挂图作战、挂账销号“三挂”毕节打法,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稳定,“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为“十四五”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出新绩、不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毕节新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碧水保卫战成效显著。2020年毕节市20个国考及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Ⅱ类的比例为100%,与2016年相比,Ⅰ类断面比例提升21个百分点,Ⅱ类和Ⅲ类断面比例分别下降10.5个百分点。截止2020年,全市759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全部完成环境问题排查和整治工作,共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71个,开展水质监测的饮用水源地362个,且已开展水质监测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 Ⅲ 类标准,达标率均为100%。重点湖库洪家渡水库水质稳定在II类,草海水质维持在IV类。

水资源节约保护全面加强。一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十三五”全市圆满完成了用水强度和效率“双控”目标,全市用水总量稳定在12亿m3左右,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6年下降32.51% 和52.20%。二是进一步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优化新老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新增供水管网41.7公里,改造供水管网43.56公里;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投资4.9亿元,建成面积1.72平方公里;积极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2020年中心城区非常规水回用量达到1644万吨;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建成毕节市中心城区省级节水型城市和省级节水型社会。三是确定毕节境内35个重点河湖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2020年35个控制断面月均生态流量和日均生态流量均满足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水位)目标,达标率100%。四是开展全市小水电“一站一策”清理整顿。截止2020年底,90座“整改类”电站及24座“立即退出类”电站已完成整改或拆除工作,29座“限期退出类”电站的整治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中。

水环境协同共治格局基本形成。一是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截止2020年底,完成全市共计759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排查整治工作。二是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截至2020年底,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74个,完成15个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污水管网1965公里,总设计处理规模达45.33万吨/日,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3.68%。三是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取缔“十小”企业10个,完成289座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完成10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达到“水十条”硬任务指标。四是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1%以上;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拆除乌江流域网箱养殖1642亩;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6.43%,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1.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35.03%。五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率先在全省完成各县(区)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全市223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基础信息调查及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六是推进全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溯源分析排口260个,开展水质监测排口142个。

水环境风险防控有效开展。编制完成了《毕节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毕节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督促1449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完成了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组建完成市级环境应急专家库,与市公安消防支队、市气象局签订应急联动协议;建设完成毕节市生态环境局和黔西分局2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十三五”期间,连续4次成功举办市级环境应急联合演练,并成功举办2020年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市县两级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截至2020年,完成市、县两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升了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监控能力。

水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严格对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县级以上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市已建县级以上生态环境监测站9个,自动监测站61座。二是初步建成水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对水环境质量状况实现实时分析和可视化动态展示。地表水监测方面,全市32条主要河流布设54个监测断面,主要湖库布设监测垂线8条,草海入湖河流布设监测断面4个。水源地监测方面,截止2020年底,开展监测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8个,开展监测的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44个。

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创新完善。一是建立符合毕节地方特色的生态法规体系。完成或起草了《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及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韭菜坪景区、威宁彝草海保护区等的保护条例。二是科学编制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完成草海、百里杜鹃及韭菜坪的生态保护规划,编制完成10个县(区)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待发布)。三是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管理与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落实水环境质量责任红线、加强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管以及强化环境监测运营管理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等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四是加快管理机制建设步伐。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扎实推进毕节试验区生态补偿示范建设。

第三节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水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国理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毕节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十三五”期间,毕节市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及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建设美丽毕节目标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水环境改善成效不稳定。“十三五”期间,草海年均水质处于Ⅳ类或Ⅴ类,不能稳定达标,主要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六冲河一级支流后河纳雍保留区、白甫河保和村及吊篮桥段、白甫河支流响水河、偏岩河金沙源头水保护区等水域水质不能稳定达标。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饮用水源地整治不到位,保护区内仍有居民住户,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有待巩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还未根除,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较低。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部分畜禽养殖企业未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峻。部分工业企业固体危废物处置不规范,综合利用率不高,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风险。部分工业企业固体危废物处置不规范,综合利用率不高。

环保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生活污水进水浓度偏低;县城老城区污水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不分流等问题突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刚刚起步,户分类、村收集设施还存在较大短板;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发电为主,部分县(区)垃圾填埋场存在超负荷运行问题。毕节市现有环保基础设施与经济、城镇发展和人口规模不匹配,离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要求还有差距。

水生态局部存在破坏和退化。全市各流域存在不同程度水源涵养功能、水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草海富营养化风险加重,部分本土物种消失,加之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单一化明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此外,我市水生态监测基础相对薄弱,水生态调查、水生态健康评价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全市水生生物资源底数不清,导致水生态保护工作针对性不强,科学性不足。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新阶段发展需求尚不匹配。 “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城镇化率仍将处于快速增长区间,工业、生活、农业等领域污染物排放压力持续增加,资源承载压力加大,生产生活污染加剧。 “十四五”时期,全市水质国考断面由4个增加到17个,且新增考核的部分河段污染比较严重,进一步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压力显著增大。此外,我市水生态保护修复刚刚起步,水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等能力有待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仍需进一步完善,流域水生态环境管控体系需进一步健全。经济政策、科技支撑、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等还需进一步加强。第二章 总体规划

第四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及毕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和市委八次全会提出的“11345”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守护好优良生态环境为总目标,以实施生态环境改善为总抓手,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动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不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毕节特色新路子,努力将毕节市建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城市。

第五节 规划范围与时限

规划范围为毕节市全市范围内的重点流域。依据科学性、独立性、主导性、流域完整性及便于管理等原则,基于2020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对全国涉水范围控制单元划分结果,“十四五”期间毕节市重点流域被划分为6个控制单元,分别为赤水河(云南-贵州-四川省)控制单元、六冲河(贵州省)控制单元、三岔河(贵州省)控制单元、乌江(贵州省)控制单元、横江控制单元和可渡河(贵州省)控制单元。

规划基准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2025年。

第六节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休养生息转变,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

——“三水”统筹,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实施全管控全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将水环境治理贯穿于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全过程,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治理,开展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风险管控等,做到科学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客观分析当前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长江、珠江各流域资源禀赋等不同特点,以水生态环境控制单元范围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科学系统的设计针对性任务措施。

——突出重点,有限目标。从水环境、饮用水源地、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风险、水生态环境监测、水生态环境管理7个方面梳理问题清单,以国家重视、群众关注的水环境污染、水质不稳定达标、水生态破坏、重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梳理问题优先顺序。根据近年来水质改善程度、流域水系特征、水生态环境基础,衔接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提出“十四五”期间切实可行的水生态环境目标。

第七节 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初步形成以构建优良水体为主体的水环境格局,初步构建“三水统筹”的现代化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保障毕节市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实现毕节市重点流域水资源有效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切实保障一江“优”水向东流,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构建清洁水环境模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毕节市重点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水平,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家和省级要求,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基本消除中心城市黑臭水体。

——构建和谐水资源模式。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实,毕节市重点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100%。中心城市和各县全面具备饮用水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

——构建健康水生态模式。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功能区等生态功能逐步增强。以乌江流域、赤水河流域、草海为重点,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赤水河流域自然岸线率逐步提高。草海等重点湖库富营养化指数有所下降。自然保护区面积稳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表1  毕节市“十四五”规划目标指标(常规指标)

类 别序号指标现状“十四五”目标
1地表水监测断面质优良(达到或于Ⅲ类)比例(%)96.92%97%以上
2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00
3水功能区达标率(%)89.58%95%

4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100%
5达到生态流量(水位)底线要求的河湖数量(个)100%100%
6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逐年提升
7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长度(km)--73.8
8湿地恢复(建设)面积(公顷)--220

9草海富营养化综合指数52.6651.08以下

表2 “十四五”规划目标指标(亲民指标)

类 别序号指标现状“十四五”
目标
水环境1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00
水资源2恢复“有水”的河流数量(个)00
水生态3重现土著鱼类或水生植物的水体数量(个)-1

第三章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第八节 调整产业结构

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和限制措施。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重金属、采矿和煤炭等重污染生产项目,清退一批小水电站、炼油厂等企业。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行业新建项目。

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加快“三线一单”的制定及落地应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建立“三线一单”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进一步科学评估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细化功能分区,调整和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因地制宜完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促进产业合理聚集。新建企业原则上均应建在工业园区。对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不符合安全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危化企业实施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提高化工、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印染、制革、原料药制造、电镀、冶金等行业园区集聚水平,鼓励推动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

第九节 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鼓励推动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提高化工、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印染、制革、原料药制造、电镀、冶金等行业园区集聚水平。

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控。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生态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在红线范围内开展破坏水生态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严格生态缓冲带管理,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和节约集约利用,最大程度保持岸线自然形态。加强赤水河休渔禁渔管理,加强水生生物栖息地、产卵场保护和相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针对具有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典型代表的草海及草海保护区珍稀动物,实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

优化沿江企业布局。长江主要支流赤水河、乌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不准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重要支流赤水河、乌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进一步优化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切实防止环境风险聚集。

推动污染企业退出。继续推进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企业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幅降低。

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打造“天蓝地洁、山清水秀、神清气爽”的毕节靓丽名片。加快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县)、推进毕节“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园区等创建行动,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十节 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升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对“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进煤炭、酿酒、采矿及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优化发展水电,对具备条件的小水电站实施绿色改造。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黔西煤制乙二醇项目延伸产品多元化发展。科学发展风、光等新能源,建设毕节威宁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鼓励分散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

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科学编制新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继续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化工等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依托毕节市土壤、气候、生态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毕节生态农业区域性品牌,大力发展竹类、中药材、有机高粱等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快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做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施“农业+”战略,着力发展“种植+林牧渔”循环型农业、“农业+教育、旅游、康养等”体验型农业、“农业+信息”智慧型农业,有效推动农业与二产三产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采取“母子”品牌运作方式,加快区域内优质品牌整合,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形成产业品牌集群。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土地流转和农民参股,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创建和创新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毕节区域特色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全面提升毕节生态型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发展。坚持城镇建设“大保护、微开发、微耗能”的原则,将“道法自然”和“智能低碳”深度统筹融入城市建设。打造毕节生态特色小镇集群,按照“绿色、低碳、循环、智能”的理念建设城镇住房、园区厂房及公共基础设施,强化绿色建材应用,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固废循环化利用及生态化一体化供排水等绿色城镇化设施建设。

打造毕节生态旅游样板。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在深入开展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毕节在区位、气候、景观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古镇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传承红色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批中高端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紧扣“观光、体验、康养、文化”四大重点,推动毕节市生态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体验研学等形式的转变,积极打造一批森林康养疗养基地,全面提升毕节市生态旅游长廊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章 深化水污染治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第十一节 加强入湖入河排污口整治

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的原则,有效管控各类入河排污口。按照“查、测、溯、治”的工作步骤和要求,以城市建成区及重要水体为重点,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人员现场踏勘等手段摸清所有直接、间接排放的各类排污口数量和位置,了解排污口的排放状况,掌握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及排放量,统一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安装在线监测装备,实施长效管理。选择典型区域率先开展入河污染源排放、排污口排放和水体水质联动管理试点研究,对排查、监测过程中发现排污问题突出的排污口进行溯源,查清排污单位,厘清排污责任,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放状况的改善。划分禁止设置排污区域和限制设置排污区域,优化排污口布局,实施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整治工程。

第十二节 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排放

持续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涉水行业企业污水深度治理,实现全面达标排放。继续深入开展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及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对煤矿、化工、屠宰、工业废渣场、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行业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开展日常监管,强化执法检查,确保治污减排效果不反弹,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持续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加大工业园区整治力度。贯彻落实《贵州省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五年建设规划》要求,建设和完善各园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园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达100%。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管网混接及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依法推动园区生产废水应纳尽纳。园内企业应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方可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规范入园项目技术要求,园区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及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对特征污染物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实施化工企业废水“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实时监测”。

第十三节 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评估,优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布局,提升城镇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治理,在城镇生活污染负荷较重的区域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其他区域实施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外排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到2025年,全市县级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加强配套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完善污水收集体系,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推进七星关区、威宁县、纳雍县和织金县等区县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组织实施雨污错接混接改造、管网更新及破损管网修复改造,探索解决暗涵截污不彻底等问题,实施清污分流,同步推进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网改造。积极推进织金县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开展城区现有污水管网现场调查,并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对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通过源头雨水减量、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加大截流倍数、设施调蓄等措施,减少合流制排水口溢流频次和水量。加强规划、建设、验收全过程管控,将削减径流和面源污染的措施有效落实到城市建设中。

开展污水管网排查和检测。制定城市污水管网排查与检测方案,形成分年度计划,重点排查检测旱天生活污水直排、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生活污水管网空白区等问题,突出对沿河排口、暗涵内排口、沿河截流干管等的排查,查清河水地下水入渗、雨污混接错接、污水直排等情况,形成管网排查和检测评估报告。逐步建立城市市政排水管网定期排查、检测制度,形成以5~10年为一个排查周期的长效机制。

规范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统筹规划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集散结合、适当集中,县级以上地区加快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处置不达标的处理设施。鼓励污泥与垃圾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推广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园林绿化、堆肥等污泥处置方式。到2025年底,城市和县城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

逐级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巩固中心城市建成区七星关区倒天河德溪公园段治理成效,实施污水管网完善、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修复、常态化监管等措施,防止水体返黑返臭。有序推进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通过遥感监测、现场调查等方式完成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普查工作,建立名录清单并开展整治。统筹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清理整治,重点推动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整治工程,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立治理黑臭水体台账,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向村级延伸,切实履行黑臭水体治理责任。强化村委会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的责任,发挥村民主体地位,鼓励村民和村集体组织投工投劳参与黑臭水体整治,鼓励公众监督举报,实现农村黑臭水体长“制”久清。到2025年底,全市纳入国家整治任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60%以上。

第十四节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设施建设,推进“户分、村收、镇运、区域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强化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联村、联户、村镇一体处理,尽量就地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推广山地、丘陵、缺水和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标准规范。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生态循环水网等多种治理模式,配套长效的运维管理经费、强化运维管理,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建设智慧运维平台。到2025年,建制村农村污水收集治理率达到 60%以上。

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组织实施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继续推进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加大有机肥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制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鼓励机制。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到 2025 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形成生态种植——畜牧养殖——“三沼”综合利用、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经果种植——林下种养——旅游观光等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毕节市纳雍现代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现代循环农业创新试点;继续巩固循环农业基地建设,至2025年,新增2处现代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市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和部级标准化示范场,推进“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推进非禁养区养殖场改进养殖工艺,配套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在有条件的养殖密集区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处理中心,积极示范推广“漏缝地面-免冲洗-减排放”养猪模式,积极推广小规模(存栏牲畜30 头以下的)养殖户采取畜禽废渣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针对不同的养殖方式,开展养殖尾水整治示范建设,探索实施多种尾水治理模式,推进养殖尾水全域治理,解决渔业提质增效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渔业绿色高质发展。预计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持续稳定在80%以上。

第五章 推进节水减排,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第十五节 推进节水减排

抓好工业节水。开展高耗水行业工业节水设施改造、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及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重点推行煤炭、化工、酿酒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改造、水循环利用、废水处理回用等节水环保技术,实现高效节水、循环利用。规范重点用水大户用水定额,严格督促企业安装用水计量设施。在水资源水环境严重超负荷地区,设置用水定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对技改提升和重组整合类产业,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优先配置非常规水、外调水、地表水,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到2025年,毕节市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5%。

推进农业节水。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面推广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机制节水。一是推进金黔、宋官、红旗和松坪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工程。二是推进红旗、松坪和威宁草海重点中型灌区建设项目列入中央预算。三是开展农田标准化建设,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四是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0.52。

加强城镇节水。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实施节水型公共机构居民小区、节水工业园区、节水经济开发区、节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建设。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帽、节水型水嘴、节水型淋浴器等节水型器具;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实施差别化水价,加大重点户监督力度;加大节水宣传,推动形成节水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大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推动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优先使用再生水,节约水资源。

第十六节 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

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动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通过采取人工湿地、生态塘等深度处理措施,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在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优先将达标排放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就近回补自然水体。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开展石化、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遴选毕节市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示范基地率先示范。到2025年,建成若干国家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推进农业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根据区域位置、人口聚集度选用分户处理、村组处理和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等收集处理方式,推广工程和生态相结合的模块化工艺技术,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0%。

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推动建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循环利用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对处理达标后的排水和微污染河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纳入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体系,用于区域内生态补水、工业生产和市政杂用。

第十七节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位)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健全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机制,完善和细化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河湖生态流量(水位)总体目标和任务,明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河湖生态流量(水位)考核,加快建立河湖生态流量(水位)评估机制,构建河湖生态流量(水位)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并将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评估结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开展重点河湖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常态化监测监管,不断提升河湖生态流量监管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流域生态流量(水位)保障生态补偿机制。2025年,毕节市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率达到100%。

加强江河湖库水量配置与调度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将保障生态流量目标作为硬约束,突出生态用水重要性,提升生态用水量占比。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协商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江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以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重点,制定河湖生态流量调度方案,逐个落实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下泄措施,改造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并接入“贵州农村水电应用监管服务平台”。对中小河流,研究建立小水电退出机制,恢复河道天然流量。重点保障赤水河、乌江干流、三岔河和六冲河等河流重点河段生态用水。

第六章 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美丽河湖

第十八节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加强重要水源涵养区用途管制。将江河源头集水区、水源涵养极重要区、水源涵养重要区纳入重要水源涵养区进行管理,各县应可根据管理需要进一步补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严格按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管理,生态保护红线外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依法制定准入条件,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25度以上陡坡地种植农作物、无序采矿、过度放牧等,确保重要水源涵养区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强化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以源头集水区域、河流干流、一级和二级支流两岸、湖库周边及饮用水引水源区、蓄水区周边第一重山脊线内为重点区域,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实施封山育林育草等治理措施。推进赤水河、六冲河、三岔河等主要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在水源涵养区实施以封育自然修复和人工林草建设相结合的保护措施,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生态产业示范,提高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开展河流梯级开发水生态修复研究积极修复破坏较为严重的河流自然生态,原则上禁止在中小河流新建引水式水电站。

加强水土流失系统性治理。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实行生态移民,改变耕作方式,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等行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巩固石漠化治理和林草植被建设成果。推进威宁-赫章高原分水岭石漠化防治与水源涵养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天然林草保护,推进石漠化防治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维护或重建湿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实施全市域废弃小煤窑、煤矿区域水土流失、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

第十九节 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和建设

推进生态缓冲带划定工作。依据河湖两岸物理特性、水文情势、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和缓冲带功能,推进具有重要功能的水体周边生态缓冲带划定,确定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清单,明确河湖生态缓冲带、水生植被等规模化生态保护恢复任务。

强化河湖生态缓冲带监管。严格生态缓冲带管理,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和节约集约利用,最大程度保持岸线自然形态。逐步清退、搬迁与生态保护(修复)功能不符的生产活动和建设项目。加强重要敏感水体及富营养化湖库生态缓冲带管理,除相关政府部门批准的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可能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的大规模生产、建设活动,积极腾退受侵占的高价值生态区域,根据实际情况保护修复沿河环湖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开展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与建设试点。按照生态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原则对河湖缓冲带进行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缓冲带拦截污染、净化水体、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功能。重点推进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湖滨带整治、草海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示范工程、草海土著鱼类及水生植物恢复工程。加强六冲河流域及三岔河流域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加强夹岩水库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实施岸线消落带生态修复、生态湿地建设以及水源涵养林建设。

第二十节 推进重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开展重要河湖保护与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开展重要河湖修复和恢复。选取草海为水生态修复试点区,开展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综合治理与调控,推进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与恢复工程,提升草海生态系统稳定性,并在“十四五”初期和末期开展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科学评估治理成效,为考核提供依据。开展赤水河、乌江、六冲河等重要水体天然林资源保护、河湖与湿地保护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鱼类生境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到2025年,总湿地保护修复面积达220公顷以上。

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畅通江河湖泊自然水体联系,活化水体,重点推进北门河至锁黄仓,吕家河、耿家屯河与锁黄仓出口,邓家营水库、响水水库、发路海水库与范家田水库,赖毛冲与新华水库以及林场水库与云雾山水库的水系连通工程。

强化自然湿地修复和恢复。实行湿地资源全面保护,确保现有湿地总量不减少。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生态空间。开发活动侵占湿地面积的,严格按照“占补平衡”原则进行湿地建设与修复,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继续加强国家重要湿地黔西水西柯海国家湿地、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和锁黄仓国家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逐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科普宣教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

第二十一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面开展水生态调查与评估,明确水生态底数与形势。加快开展赤水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横江主要支流及流域内重点湖库草海的水生态安全调查评估工作,逐步推动乌江干流及其支流野纪河和偏岩河、六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三岔河重点河段和可渡河重点河段的水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工作,掌握现有鱼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状况,明确水生态底数。在全面开展水生态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加强土著鱼类保护。对因涉水工程建设造成的受损栖息地,开展替代生境保护、庇护所建设、连通性生态恢复、生态护岸改建等修复工程。对草海等列入重现土著鱼类或土著水生植物清单的水体,结合生境恢复,提出土著物种引种措施。科学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快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强化和规范增殖放流管理,加强增殖放流效果跟踪评估,严控无序放流,严禁放流外来物种,确保放流效果和质量。严控外来物种入侵,定期评估入侵状况,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防控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

推进水生植被恢复。着力恢复湖泊本地优势植被物种,“十四五”期间,在草海等重点湖泊因地制宜培育海菜花等本土沉水植物,科学构建水下植物群落,提升水生植物数量、多样性和覆盖度,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生物生境。

第七章 强化水源保护,保障用水安全

第二十二节 深入推进“划、立、治”

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为加强水源地水质监管,确保水质安全,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简称千吨万人)以上的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到2023年,全面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到2025年,完成全域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

加快保护区边界标志设立。推进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标识标牌建设和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标识标牌建设。对新划定保护区范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防护隔离工程。对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铁路、公路、桥梁等设置防护墙(栏)等安全隔离设施。

加大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治力度。全面排查、清理、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种污染源和各类非法建设项目,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制定实施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方案。对已受到严重污染,水质现状存在问题的水源地,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及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饮水安全;对现状水质良好的水源地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需要采取隔离防护等保护措施。在涉及夹岩水库的七星关区、赫章县区段开展湖滨缓冲带植被修复工程、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二十三节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对其上游或补给区可能影响水源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及制药等工业风险源和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等风险源进行排查。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健全饮用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重点对尚未开展监测的新划定保护区范围的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时开展监测工作。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档案信息分级管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名录,规范制作各级水源保护区矢量图层,构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图”,健全基本信息档案。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合作,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水平。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网络,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控网络建设。到2025年,实现地市级、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

提高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能力。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健全水源环境档案制度,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和风险源名录。完善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试点建设水质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制定水源地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推广供水水厂应急净化技术,储备应急供水专项物资,配置移动式应急净水设备,加强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及时有效处置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加快推进七星关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到2025年,基本完成县级应急水源建设。

第八章 强化监管能力,防范水环境风险

第二十四节 提升环境风险预警能力

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全面开展企业、化工园区、饮用水水源、重要生态功能区及重点流域环境风险评估,划分低、中、高风险区域,针对不同等级制定风险源差别化准入机制。选取采矿业分布较为密集的赤水河流域开展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试点,在夹岩水库上游赫章县等重金属污染累积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开展风险评估试点,逐河调查水文、防洪、水电、闸坝等水利工程设施,实现风险源、敏感目标、事件情景“一张图”的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策略。

加强累积性风险调查。对治理难度大的河湖底泥特别是干流底泥,重点加强底泥水生生物安全评估和环境风险管控。在赤水河、乌江等重点流域试点开展累积性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对具有持久性或生物累积性,或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的,或潜在环境暴露风险较大的化学物质优先开展风险评估。优化调整高风险化学品企业布局,逐步退出环境敏感区。持续观测评估河湖水位、水量变化对水生生物多样性、重要物种栖息地以及泥沙量的影响,加强特有的生境长期定位监测。

完善预警监控体系。在重点流域干流、重点支流、上下游行政区跨界、敏感水体和重点水域增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利用现有国控、省控、市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构建预警网络,健全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继续推进固定源自动监控系统安装,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预警机制。

第二十五节 推进环境风险问题整治

强化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落实。以火电、煤炭、化工、涉重金属等企业为重点,合理布设企业生产设施,强化工业企业应急导流槽、事故调蓄池、应急闸坝等事故排水收集截留设施等建设,合理设置消防事故水池。

加大河湖底泥、滩涂治理修复力度。因地制宜采取控源截污、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或生物修复等措施。加强周边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控制外源污染的持续输入。采用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药剂稳定化等固化/稳定技术,减少污染底泥及重金属的暴露表面积,从而降低污染底泥对水环境的影响,或采用化学淋滤法、生物淋滤法、植物修复技术等底泥重金属去除方法,将重金属从底泥中去除。试点开展赤水河流域和夹岩水库上游赫章县段底泥、滩涂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推动流域重点尾矿库整治。全面推进尾矿库(尾液库)风险排查与整治,梳理排查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线大型尾矿库底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按照“一库一策”开展整治。到2025年,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基本形成。根据流域内重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结果,按照环境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储备等三方面分析尾矿库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分类提出整治任务。

第二十六节 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处置

提升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立完善“市—县”级应急监测网络,地级市、县级市监测中心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要分别满足应对“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界定的Ⅲ、Ⅳ级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要求。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备案管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定期开展预案评估,完成沿江涉危、涉重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修编,开展电子化备案试点,推动跨市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等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强化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建立研判预警、共同防范、互通信息、联合监测、协同处置等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建立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与应急平台。加强危化品和危险废物运输环境安全管理,探索建立危化品运输车辆及船舶信息管理平台。以联合培训演练等多种手段,加强公安、消防、水利、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应急联动。

第九章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十七节 大力提升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落实党政部门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治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职追责,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县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承担具体责任。健全部门协作,坚持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紧扣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突出问题,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年禁渔”、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纳入督察范畴。配合中央、省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立市级督察计划,开展例行督察、督察“回头看”,持续开展专项督察、日常督察,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能力。严格督察整改,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问题解决。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完善固定源管理制度,以排污许可证为依据,加强企业排污行为监督管理,推进环评许可、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许可“三合一”改革试点制度化、规范化。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地方法规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考核问责制度,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和环境治理专项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开展年度评价考核,强化结果运用。

进一步强化信息化管理能力。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实现覆盖流域、区域,统筹水环境、生态水量、水生态、水环境风险监测监控的信息化管理网络。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将整合利用生态环境全系统数据资源,为具体生态环境事务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数据处理集成化,为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八节 积极构建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健全流域地表水监测网络。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特别是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到“十四五”末,开展监测的饮用水源地增加至418个及以上,占饮用水源地总数的55%以上。加强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对全市重要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水体、县级及以上饮用水和省级水功能区的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毕节市拟布设79个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其中国控监测断面17个,省控监测断面16个,市控监测断面34个,湖库点位8个,草海入湖河流布设监测断面4个。

建立完善入河排污口监测。建立入河排污口监测制度,明确自行监测、执法监测责任主体和要求。坚持“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全面排查市级领导任河湖长的重点河湖入河(湖)排污口,摸清底数,建立台账,规范入河(湖)排污口管理,有效管控入河(湖)污染物排放。

拓展流域水生态监测。在赤水河、横江(草海)、乌江、六冲河、三岔河、可渡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开展水生生物监测和生物完整性评价,研究开展河湖缓冲带、生态用水、湿地恢复与遥感监测,探索建立重要水体亲民指标监测技术体系。到“十四五”末,初步形成毕节市水生态监测网络。

推进水质预测预警业务化应用。构建架构统一、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的水环境质量预测预警体系。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试点开展流域水质预测预警业务,鼓励各县级市开展小流域或重点河段水质预测预警试点,建立本地化、精细化水质预测模型,实现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预测预警业务化应用。

第十章 统筹四大流域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第二十九节 赤水河(贵州)控制单元

(一)总体布局

赤水河是长江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是长江目前唯一没有筑坝且污染较轻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替代生境,赤水河在我国河流水系中极具独特性,其干流及部分支流河段被国务院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四五”期间,赤水河(贵州)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流域内城镇污水治理及支流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强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污水收集体系建设;开展流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支流的综合治理;加快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开展流域水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摸清赤水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现状。

(二)保护要点

(1)跨区域推进赤水河流域综合管理,对赤水河流域具有影响的行为、生产活动进行约束,实现上下游联动管控。加强煤炭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对流域内产煤矿企业实行常态化环境监管,确保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2)加快推进七星关区阿市苗族彝族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大屯乡、小吉场镇、清水铺镇等沿线乡镇的配套管网建设。

(3)加快推进七星关区对坡镇13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大方县三元乡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置设施建设,降低农村生活污染的入河污染负荷。

(4)开展赤水河支流生态治理与恢复,在赤水河毕节境内支流果瓦河、蚂蚁河及乌须河等河段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岸线修复及生态缓冲带的建设,改善支流水生态环境。

(5)加强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在沿线大方县大山乡解放村子马沟等6个千人以上水源点及七星关区4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6)开展水生态监测与调查,摸清赤水河流域水生生物现状,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区域水生态健康进行评价,保障水生态质量稳定向好发展,将赤水河流域打造成水生生物多样性示范河流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三)规划项目

专栏1 赤水河控制单元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概况
1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七星关区新建350/日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污水收集管网27.69km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工程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七星关区对坡镇建华村等13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方县三元乡村等12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3赤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水生态修复对赤水河支流果瓦河、蚂蚁河及乌须河进行水生态修复、岸线修复及生态缓冲带建设等。
4大方县、七星关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大方县大山乡解放村子马沟等6个千人以上水源地和七星关区4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整治。
5赤水河流域水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赤水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第三十节 横江(贵州)控制单元

(一)总体布局

横江(贵州)控制单元主要涉及金沙江水系的牛栏江和洛泽河两大支流,其中洛泽河的主源发源地威宁县草海,是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十三五”期间草海富营养化程度呈加重趋势,且在2020年草海局部水域出现水生植被退化的迹象。“十四五”期间,横江(贵州)控制单元以草海水污染控制及湖区水生态修复工作为重点。加强湖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强湖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入湖支流的综合治理,聚焦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突出问题;加快开展湖区水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加快推进湖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湖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

(二)保护要点

(1)加强源头污染源治理,加快实施威宁县城草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质增效项目;加强草海及入湖支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威宁县城区北门河雨污混流的治理。

(2)加快推进威宁县草海入湖支流沿线的胜吕家河村、天龙村等村庄部分区域的生活污水治理。同时,对环湖现有20座污水处理设施的收集管网进行深入排查,对破损的管网进行修复;对污水管网存在错接、漏接的实施整改;对雨污分流不彻底的进行全面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对管网不完善造成污水溢流的,加大力度推进管网建设。

(3)针对草海水生植被退化的问题现状,开展草海全要素精准诊断研究,明确草海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所处阶段,为制定草海水生态调控和修复对策提供依据。开展草海鸟类生境适宜性评价,准确评估草海的环境承载力,指导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加强草海生态修复与保护,在有条件的区域构建生态湿地及生态缓冲带,全面恢复水生动植物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创造多样化生境,提高草海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

(5)加强河道及支流两侧植被修复,减少坡面径流污染,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开展河岸生态防护,恢复河流生态缓冲带,减少河流对岸坡的冲刷并阻挡地表径流带来的泥沙,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二)规划项目

专栏2 横江控制单元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概况
1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威宁县城草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质增效项目,建设日处理10000吨污水的人工湿地。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工程农业农村综合治理开展威宁县草海入湖支流沿线胜吕家河村、天龙村等7个村部分区域的生活污水治理。
3草海全要素精准诊断研究水生态修复开展草海全要素精准诊断研究,明确草海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所处阶段,为制定草海水生态调控和修复对
策提供依据。
4草海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开展贵州草海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示范工程、土著鱼类或水生植物恢复示范。
5水系连通工程水生态修复北门河至锁黄仓河湖连通工程,吕家河、耿家屯河、锁黄仓出口河湖连通工程,邓家营水库、响水水库、发路海水库、范家田水库连通工程,赖毛冲、新华水库连通工程,玉龙水库与草海连通工程,林场水库与云雾山水库连通工程,共计河道清淤110km,生态护岸178 km,生态沟渠30km。
6重点河湖水生态现状监测与评价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流域内主要河流及重点湖库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第三十一节 乌江(贵州)控制单元

(一)总体布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南岸支流,发源于威宁县乌江干流镇绿水塘,横贯贵州,在重庆市的涪陵区汇入长江。乌江在毕节境内主要有偏岩河、野纪河2条支流,其中乌江一级支流偏岩河的金沙源头水保护区水质未达到功能区Ⅱ类的水质要求。“十四五”期间乌江(贵州)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偏岩河流域重点河段的水污染治理;加快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乌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

(二)保护要点

(1)加快推进金沙县偏岩河古兴至外寨段水污染治理,对现有管网进行改造并新建二级管网,提高污水收集效率,降低污染负荷。

(2)加强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强保护区的预警和视频监管能力建设。

(3)开展流域内水生态调查与评估,加快推进乌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野纪河和偏岩河的水生态调查与评估,构建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保障水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发展。

(三)规划项目

专栏3 乌江控制单元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概况
1金沙县偏岩河古兴至外寨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偏岩河古兴至外寨段:综合治理总长度4.321km,提防建设约7.89 km,拆除人行桥2座,新建人行桥1座,拆除拦河坝2座,新建蓄水坝2座,新建DN500截污管715m,DN截污管3122m,DN1200截污管7327m。
2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长坝镇花滩水库、茶园镇山脚龙洞、岚头镇秋风槽、大田乡陇纪河、安底镇文家桥饮用水源点出水水质自动监控建设。
3水生态调查评估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乌江干流及其支流野纪河和偏岩河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第三十二节 六冲河(贵州)控制单元

(一)总体布局

六冲河是乌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是毕节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其一级支流白甫河污染较重,部分河段水质为劣V类。“十四五”期间,六冲河(贵州)控制单元以白甫河的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白甫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白甫河及其支流的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同时,积极推进六冲河流域内河流、水库的水生态修复,推进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六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持续改善六冲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

(二)保护要点

(1)加快推进七星关区再生水厂的建设和鸭池镇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完善配套截污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效率,提升流域内排水与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六冲河流域,尤其是白甫河的污染负荷。

(2)加强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养殖废水的规模化治理,降低农村生活污染的入河污染负荷。

(3)重点推进流域内白甫河及其支流的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开展岸线整治和保护措施,构建岸线生态缓冲带,控制外源污染;修复河流水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在有条件的区域构建生态湿地公园,提升水域景观,提供人类亲水的通道,促进人水和谐。

(4)加快推进六冲河流域大方县境内的绿塘岔河、蚂蚁沟、烂泥河、黑泥冲、凹水河及两岔河河段,以及赫章县前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受损河湖的生态修复,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5)开展夹岩水库生态修复与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筛选部分良好水生生物栖息地库岸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对水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区域,提出生态湿地建设、生态护坡建设、水源涵养林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措施,恢复库区过鱼通道及鱼类“三场”,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

(6)加强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和规范化建设工作,重点开展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海湖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

(7)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水生态调查与评估,对区域重点河段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对区域水生态健康进行评价,保障水生态质量稳定向好发展。

(三)规划项目

专栏4 六冲河控制单元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概况
1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及配套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在七星关城区新建1座2万吨/日的再生水厂;在七星关鸭池镇完成1座污水厂的提标改造。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工程农业农村污染防治(1)金海湖新区青山村、西冲村等4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六冲河(黔西段)流域沿岸新仁乡东风村等12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赫章县朱明镇营盘村5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纳雍县厍东关乡东关村等3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3白甫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在白甫河七星关城区段和金海湖新区段进行生态河堤建设,河道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构建,涵养林建设,农田清退处理,基底修复,入库河口湿地建设,库湾水质改善工程,实施十八河、观音河、海子街河等河段水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等。
4白甫河支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在白甫河支流响水河、归化河、绿塘岔河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河岸带整治、生态缓冲带建设110.88km,以及水源涵养林建设。
5六冲河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大方县)水生态修复绿塘岔河、蚂蚁沟、烂泥河、黑泥冲、凹水河及两岔河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受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约55公里。
6六冲河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黔西北部分)水生态修复赫章县前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11.2km。
7夹岩水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夹岩水库岸线治理、消落带生态修复
及生态湿地建设工程、护坡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过鱼通道及鱼类“三场”恢复工程。
8大方县及金海湖新区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1)七星关区小吉场镇红旗村、金海湖新区响水乡、大方县鼎新乡和平村等8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2)大方县绿塘乡牛集水库、达溪镇野螺沟水库、鼎新乡长征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金海湖新区8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及污染源治理工程。
9水生态现状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六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调查

第三十三节 三岔河(贵州)控制单元

(一)总体布局

三岔河为乌江南源一级支流,主要有阿勒河、干田河、歹阳河、波玉河等11条支流。三岔河流域内水质状况差异较大,部分支流河段水质较差,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程度较低。“十四五”期间,三岔河(贵州)控制单元以加强支流的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为重点,提高重点支流沿岸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快推进重点河段的水生态修复,加快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流域内水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

(二)保护要点

(1)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重点推进赫章县松林坡乡、雉街乡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威宁县草海镇和炉山镇、纳雍县阳长镇、织金县县城街道的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率,降低入河污染负荷。

(2)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置设施建设,提高重点河段沿岸珠藏镇、桂果镇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降低农村生活污染的入河污染负荷。

(3)重点推进三岔河流域上游的阿珠河和补路河、歹阳河(织金境内)的水生态治理和修复,通过实施河道截污、清淤处理及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

(4)加强对三岔河流域坝区、灌区与涝区的治理,通过实施河道清理、新建排水隧道和疏通排洪洞、修建生态河堤等措施,改善坝区、灌区与涝区的水生态环境。

(5)加强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重点开展织金县、纳雍县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定期维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界标、交通警示和宣传牌和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持续加大环境问题治理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

(6)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水生态调查与评估,对重点河段水生态健康进行评价,保障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发展。

(三)规划项目

专栏5 三岔河控制单元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概况
1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威宁县草海镇、炉山镇等新建新增污水管网10余公里;赫章县松林坡乡及雉街乡新建0.0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完善纳雍县阳长镇、织金县县城街道的污水管网建设。
项目
2织金县大戞河小流域(大新桥水库准保护区)治理项目农业农村在珠藏镇、桂果镇新建DN200支管 4130m,检查井 214 座,小方井 1600 座;新建 DN110主管长29955m,新建下水池 1997 座;新建土地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317 个,累计处理规模 279.5m³/d。
污染防治
3坝区、灌区与涝区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在龙场、自强、阿弓镇等乡镇新建排水沟22km,新建排水隧道8.3km,修建生态河堤15.9km,河道清理3500米,疏通排洪洞一座。
4三岔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织金县境内)水生态修复对织金县境内三岔河流域上游的阿珠河和补路河流域进行河道截污、清淤处理及生态修复。
5歹阳河(织金境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对歹阳河(织金境内)进行河道截污、清淤处理及生态修复,对流域内垃圾进行转运。
6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1)在织金县阿弓镇、珠藏镇等地新建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2)纳雍县黔中枢纽工程平寨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
7水生态调查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三岔河重点河段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评估

第三十四节 可渡河贵州控制单元

(一)总体布局

可渡河为北盘江主源,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水质整体较好。可渡河干流流经毕节市威宁县的区域主要为村寨和农田,沿岸工业极少,污染源主要为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十四五”期间,可渡河贵州控制单元以农村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可渡河流域农村污染治理,推进流域内水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

(三)保护要点

(1)加快推进清河行动方案,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等项目建设。

(2)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对流域内可渡河水生态调查与评估,对可渡河重点河段水生态健康进行评价,保障水生态质量稳定向好发展。

(三)规划项目

专栏6 可渡河控制单元规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概况
1可渡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治理工程农村农业哲觉镇、麻乍镇、么站镇、金斗镇、金钟镇、龙场镇、新发乡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治理工程。
治污
2可渡河水系重点河段水生态现状监测与评价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可渡河重点河段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三十五节 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坚持“辖区管理、属地负责”原则,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当地实际,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规划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以严格考核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切实将规划实施抓实、抓细、抓到位,以高质量的问题整改促进环保工作水平提升。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实施、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估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第三十六节 发挥市场机制

拓展资金渠道。市、县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等专项资金用途,创新财政生态环保支出方式。健全社会资本投入回报补贴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综合采用使用者付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政府付费等方式,分类支持经营性、准公益性和公益性环境保护项目。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环境保护基金。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加快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健全污水处理费调整机制,推行差异化收费与付费机制,降低污水处理企业负担,鼓励结合推进厂网一体化污水处理运营模式,开展收费模式改革试点,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终端用水管理机制建立,提高用户节水意识,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合理配置再生水和自来水价格,促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产业化发展。

第三十七节 科技支撑

开展富营养化防控、保障河湖生态系统健康等专项研究。加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重点是富营养化控制、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与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河口生态保护、初期雨水控制技术、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草海全要素精准诊断研究,明确草海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所处阶段,制定草海水生态调控和修复对策。重点关注赤水河及其支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珍惜鱼类生境改善技术以及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和尾矿库治理技术等特征性污染控制技术。

第三十八节 监督管理

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机制。毕节市生态环境局按照规划工作任务及目标要求制定年度水生态保护工作方案,督促各县根据规划要求同步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并统筹推进。在2023年底、2025年底,配合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水环境形势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动态跟踪规划实施进展,及时研究调整工作部署,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强化规划实施情况考核结果在中央资金分配、区域限批、领导干部追责等方面的应用。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地区,综合采取预警、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行政约谈等手段,督促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严格环境执法。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从严处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环境违法、生态破坏、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应尽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做到责任清晰。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监管执法方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做到重点突出、提高效能。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执法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做到精准执法、高质高效。

第三十九节 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公开断面水质达标状况、饮用水水源水质、重点生态功能区状况等生态环境信息,发布水生态环境状况年度报告。市人民政府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政府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等相关信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重点企业应当公开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

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依托中小学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建言献策、污染源排放监督等方面积极参与。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畅通并发挥“12369"电话热线、微信、网络等举报投诉渠道的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民意畅通、回应有力。引导和规范生态环保非政府公益组织发展。

附图1 毕节市水系图

附图2 毕节市流域分区图

附图3 “十四五”毕节市控制单元划分图

附图4 毕节市“十四五”国控及省控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分布图

附表1 毕节市国控、省控断面“十四五”水质目标

序号断面名称所在所在责任责任县(市、区)所在流域所在水系所在水体水体类型断面级别2020年水质十四五目标
城市县市城市
1六广贵阳市修文县毕节市、贵阳市黔西县、修文县长江流域乌江乌江干流河流国控
2义中六盘水市水城县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阿勒河河流国控
3白水河安顺市普定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歹阳河河流国控
4二道河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金沙县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二道河河流国控II
入河口
5六冲河老寨毕节市黔西县毕节市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国控
6化屋基毕节市黔西县毕节市黔西县、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乌江干流(东风水库)湖库国控
7大关桥毕节市黔西县毕节市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乌江干流河流国控
8乌渡河水站毕节市黔西县毕节市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野纪河河流国控
9落水洞毕节市威宁县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乌江三岔河河流国控
10草海关山毕节市威宁县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牛栏江-横江草海湖库国控
11麻窝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国控
12小屯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白甫河河流国控
13金沙外寨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偏岩河河流国控
14清池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赤水河干流河流国控
15大桥边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国控
16乌江渡水库遵义市播州区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播州区、息烽县、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乌江干流河流国控
17云贵桥云南省昭通市——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牛栏江-横江洛泽河河流国控
18偏岩河口遵义市播州区遵义市、毕节市播州区、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偏岩河河流省控
19吊兰桥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白甫河河流省控
20草海中部毕节市威宁县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牛栏江-横江草海湖库省控
21威宁工农毕节市威宁县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牛栏江-横江牛栏江干流河流省控
22二道河电站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二道河河流省控
23金沙高桥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水边河河流省控
24鸡场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三岔河河流省控
25歹阳河大桥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歹阳河河流省控
26黔西卷洞门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省控
27七星关大桥毕节市赫章县毕节市赫章县、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省控
28底那河大桥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纳雍县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省控
29倒天河水库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倒天河水库湖库省控
30利民水库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利民水库湖库省控
31望乡河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赤水河-綦江堡合河河流省控
32盐仓毕节市威宁县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乌江三岔河河流省控
33岔河六盘水市钟山区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三岔河河流省控

附表2 毕节市市控断面“十四五”水质目标

序号断面名称所在所在责任责任县(市、区)所在流域所在水系所在水体水体类型断面级别2020年水质“十四五”目标
城市县市城市
1花底岩断面毕节市百丽杜鹃管理区毕节市百丽杜鹃管理区长江流域乌江米底河河流市控
2木孔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偏岩河河流市控
3南郊水厂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4金沙县鼓新社区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5源村官岩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金沙县长江流域乌江花滩河河流市控
6以拉村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毕节市金海湖新区长江流域乌江响水上坝河河流市控
7西湖桥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8桂花村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9平桥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10歹阳河大桥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歹阳河河流市控
11聋聋桥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底那河河流市控
12鸭甸河毕节市织金县毕节市织金县长江流域乌江六冲河河流市控
13保河村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白甫河河流市控
14阴底乡马场电站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马场河河流市控
15林口镇渭河村一级电站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赤水河渭河河流市控
16徐花屯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江流域乌江白甫河河流市控
17曾子沟断面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白甫河河流市控
18法启码头断面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白甫河河流市控
19小桥断面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木白河河流市控
20大渡桥断面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凹水河河流市控
21河坝断面毕节市大方县毕节市大方县长江流域乌江雨冲河河流市控
22海马姑毕节市赫章县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六曲河河流市控
23河口毕节市赫章县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24马家河边毕节市赫章县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25岔河毕节市赫章县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野马川河河流市控
26雉街乡毕节市赫章县毕节市赫章县长江流域乌江珠市河河流市控
27三公里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纳雍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28宋家寨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纳雍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29武佐河渡口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纳雍县长江流域乌江伍佐河河流市控
30坪山水库坝下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纳雍县长江流域乌江干田河河流市控
31引底村毕节市纳雍县毕节市纳雍县长江流域乌江引底河河流市控
32凉井村断面毕节市黔 西 县毕节市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33田坎社区断面毕节市黔 西毕节市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贯城河河流市控
34广兴村断面毕节市黔 西 县毕节市黔西县长江流域乌江渭河河流市控

附表3 毕节市重点流域生态流量控制河段流量目标

序号水体名称区县水体类型生态流量十四 五目标(立方米/秒)控制断面名称
1草海威宁县湖泊0.12银龙水文站
0.002谢家桥水文站
0.015吕家河水文站
0.005鸭子塘水文站
2堡合河七星关、大方河流0.55官田坝电站
3播扎河七星关河流0.109猴子桥二级电站
4母都河大方县河流0.121汇口
5蚂蚁河大方县河流0.051蚂蚁河汇口
6二道河金沙、大方河流0.462白岩脚水文站
河流0.784铸钟水位站
7水边河金沙、大方河流0.488抬石水位站
8白甫河毕节市河流0.155毕节水文站
河流0.317鸭池水文站
河流0.4响水水文站
河流1.78落脚河电站(水库)
9毕底河七星关河流0.327汇口
10白石岩河七星关区河流0.073汇口
11大河赫章、七星关河流0.359岔河电站
12后河纳雍县河流0.254纳雍水文站
13卡拉河纳雍县河流0.07汇口
14归化河七星关、金海湖河流0.291汇口
15干田河纳雍、织金河流0.137坐窝底
16鼠仲河纳雍县河流0.178入口伏流断面2
17两岔河大方、七星关、金海湖河流0.4响水水文站
18刘华河金海湖新区河流0.069箐口水库
19木白河
河流0.217木白河电站
20伍佐河纳雍、织金河流0.048白岩脚电站
21引底河纳雍河流0.0368金蟾水库
22凹水河百管委河流0.225西河电站
23茶园河金沙县河流0.242茶园水文站
24歹阳河织金县河流0.41杜家桥水文站
25底那河织金县河流0.064张家寨水文站
26干河织金县河流0.086牛场水文站
河流0.216自强电站
27花滩河金沙县河流0.277三合水文站
28金沙河金沙县河流0.132金沙水位站
29龙潭河黔西县河流0.023新桥电站
30马路河金沙县河流0.17中坪水文站
河流0.204化陇河电站
31偏岩河金沙县河流0.106袁家桥水文站
河流0.239红岩桥水文站
河流0.423罗汉水文站
河流1.24木孔水文站
32箐河金沙县河流0.028倒座岩水库
河流0.138汇口(西山)
33渭河大方、百管委、黔西、金沙河流0.67一线天水电站
34西洛河金沙县河流0.106袁家桥水文站
35杨柳河织金县河流0.295甲山水电站
河流0.347天星桥电站
36野纪河毕节市河流2.19石板塘水文站
河流0.67一线天水库
河流0.235中坪水文站
河流0.196花溪电站
37雨朵河黔西县河流0.028登高水库(拟建)
38以则河赫章县河流0.099彪水岩水电站
39哈喇河威宁县河流0.085法那卡水文站
40洛泽河威宁县、赫章县河流1.14辅处水文站
河流1.995袁家滩二级电站
河流3.47云贵桥电站
41拖洛河威宁县河流0.195海库水文站
42可渡河威宁县河流2.26小寨水文站
43冒水小河威宁县河流0.048吊水岩电站

附表4 试点开展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的水体清单

序号区县所属流域水体名称监测指标评价标准及方法2020 年水生态现状2025 年水生态状况目标预计达到目标要求的年度
1威宁县长江流域草海《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南》(试行)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南》(试行)

2025

附表5 毕节市重点湖库富营养化控制目标

序号地市区县所属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叶绿素 a(毫克/升)预计达到目标要求的年度
流域名称2020年现状2025 年2020 年现状2025 年目标
1毕节市威宁县长江流域草海52.6651.08以下0.0390.037以下2025

附表6 以重现土著水生植物/土著鱼类为目标的水体清单

序号区县所属流域水体名称水体类型土著鱼类/水生植物预计重现年度
1威宁县长江流域草海湖库普栉鰕虎鱼2025 年

附表7 毕节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项目所属控制单元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概况投资金额
大类区县(万元)
1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七星关区赤水河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大屯乡新建污水收集管网8.69公里。653.55
2控制单元污水处理厂建设阿市苗族彝族乡新建350吨/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174.88
3
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小吉场镇、清水铺镇及燕子口镇三座污水处理厂由原一级B标提至一级A标,并分别配套6km、7km及6km支管网建设。3050
4六冲河控制单元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鸭池镇原污水处理规模由3000m³/d扩至6000m³/d,处理标准由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2070
5七星关区五龙桥再生水处理厂七星关区新建2.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座18911.26
6赫章县三岔河控制单元污水处理厂建设松林坡乡及雉街乡新建共计0.0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588.92
7纳雍县三岔河控制单元阳长镇污水管网整治工程阳长镇阳长镇字库、马店、小坝子、过路沟社区污水管网完善1025
8威宁县三岔河控制单元污水收集管网工程草海镇、炉山镇、盐仓镇、二塘镇、东风镇、猴场镇、板底乡新增污水管网10余公里1000
9横江控制单元威宁县城草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增效项目威宁县城草海新建日处理10000吨污水的人工湿地3400
10织金县三岔河控制单元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工程绮陌街道、双堰街道、文腾街道开展县城现有污水管网现场调查,并实施雨污分流工程50000
11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七星关区赤水河控制单元赤水河流域(毕节市七星关段对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坡镇建华村等13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950
12金海湖新区六冲河控制单元金海湖新区青山村、西冲村等4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金海湖新区青山村、西冲村等4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981.13
13大方县赤水河控制单元三元乡村等12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三元乡村等12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000
14黔西县六冲河控制单元六冲河(黔西段)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六冲河(黔西段)流域沿岸新仁乡东风村等12个村,新建单户四格净化系统3591套3700
15百里杜鹃管理区六冲河控制单元百里杜鹃管理区附廓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二期)金坡乡附源村、雨灌村、大洞口村、仁和乡百花村新建分散处理系统 206 座; DE150 接户管网长度为 1648m;收集池 206 座222.03
16赫章县六冲河控制单元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朱明镇营盘村55个村污水处理工程12242.234
17纳雍县六冲河控制单元厍东关乡东关村等30个村农村污水治理厍东关乡东关村等3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336.8
18威宁县横江控制单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工程草海保护区胜吕家河村、天龙村等7个村部分区域生活污水治理3000
19可渡河控制单元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治理工程哲觉镇、麻乍镇、么站镇、金斗镇、金钟镇、龙场镇、新发乡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治理工程2000
20织金县三岔河控制单元织金县大戞河小流域(大新桥水库准保护区)治理项目珠藏镇、桂果镇新建 DN200 支管 4130m,检查井 214 座,小方井 1600 座;新建 DN110 主管长 29955m,新建下水池 1997 座;本工程新建土地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317 个,累计处理规模 279.5m³/d。1538.41
21水生态保护修复七星关区六冲河控制单元白甫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野角乡、水箐、何官屯、大新桥、市东、市西、流沧桥、鸭池、海子街镇建设生态河堤、河道沉水植物构建工程与河道挺水植物构建工程、涵养林建设、农田进行清退处理、基底修复工程、入库河口建设湿地工程、水库及库湾水质改善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等。350000
22夹岩水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
夹岩水库岸线治理、消落带生态修复及生态湿地建设工程、护坡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过鱼通道及鱼类“三场”恢复工程。41400
23金海湖六冲河控制单元生态治理和修复项目归化河、响水河、上小河、普陆河及凉水河生态治理河长总长 110.88km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42568
新区
24大方县赤水河控制单元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果瓦河、蚂蚁河及乌须河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河湖生态环境受损修复约12公里3600
25六冲河控制单元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绿塘岔河、蚂蚁沟、烂泥河、黑泥冲、凹水河及两岔河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受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约55公里。16500
26黔西县六冲河控制单元六冲河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黔西北部分)双河街道、汉阳街道、金银山街道治理赫章县前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11.2km。10500
27威宁县横江控制单元水系连通工程六桥街道、海边街道,草海镇、六桥街道、海边街道,牛棚镇库,中水镇,岔河镇,二塘镇北门河至锁黄仓河湖连通工程,吕家河、耿家屯河、锁黄仓出口河湖连通工程,邓家营水库、响水水库、发路海水库、范家田水库连通工程,赖毛冲、新华水库连通工程,玉龙水库与草海连通工程,林场水库与云雾山水库连通工程,共计河道清淤110km,生态护岸178 km,生态沟渠30km。63980
3
28草海全要素精准诊断研究草海开展草海全要素精准诊断研究,明确草海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所处阶段,为制定草海水生态调控和修复对策提供依据。470
29草海镇等草海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草海镇实施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湖滨带整治、草海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示范工程、草海土著鱼类及水生植物恢复工程5500
30织金县三岔河控制单元坝区、灌区与涝区治理工程龙场、自强、阿弓镇、猫场镇、实兴乡、牛场镇及少普镇新建排水沟22km,新建排水隧道8.3km,修建生态河堤15.9km,河道清理3500米,疏通排洪洞一座。63000
31三岔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织金县境内)三岔河桂果、珠藏段对织金县境内三岔河流域上游的阿珠河和补路河流域进行河道截污、清淤处理及生态修复49843
32歹阳河(织金境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歹阳河(织金境内)对歹阳河(织金境内)进行河道截污、清淤处理及生态修复,对流域内垃圾进行转运。15000
33金沙县乌江控制单元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金沙县偏岩河古兴至外寨段偏岩河古兴至外寨段:综合治理总长度4.321km,提防建设约7.89 km,拆除人行桥2座,新建人行桥1座,拆除拦河坝2座,新建蓄水坝2座,新建DN500截污管715m,DN截污管3122m,DN1200截污管7327m。4179.38
34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七星关区/大方县赤水河控制单元水生态现状赤水河(贵州)赤水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800
调查
35威宁县横江控制单元水生态现状横江控(贵州)流域内主要河流及重点湖库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800
调查
36金沙县/黔西县乌江控制单元水生态现状乌江(贵州)乌江干流及其支流野纪河和偏岩河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800
调查
37七星关区/大方县/赫章县/纳雍县/织金县六冲河控制单元水生态现状六冲河(贵州)六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1000
调查
38赫章县/纳雍县/织金县三岔河控制单元水生态现状三岔河(贵州)三岔河重点河段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500
调查
39威宁县可渡河控制单元水生态现状可渡河可渡河重点河段水生态现状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200
调查
40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七星关赤水河控制单元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七星关七星关区4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整治。100
41六冲河控制单元七星关区小吉场镇红旗村、金海湖新区响水乡、大方县鼎新乡和平村等8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700
42金海湖新区六冲河控制单元金海湖新区金海湖新区8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及污染源治理工程700
43大方县赤水河控制单元大方县大方县大山乡解放村子马沟等6个千人以上水源地的综合整治。345. 19
44六冲河控制单元大方县方县绿塘乡牛集水库、达溪镇野螺沟水库、鼎新乡长征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100
45织金县三岔河控制单元织金县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工程织金县阿弓镇、珠藏镇、鸡场乡新建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约38套,隔离防护网约6500米,交通警示牌约14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约20块,新建三格化粪池180座及入户配套收集管网。900
46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平寨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织金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平寨水库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围网、交通警示牌、宣传牌,建设污水处理站对二级保护区村寨(居民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终端三格化粪池(厌氧池)328套对二级保护区散户污水进行处理,对二级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的养殖企业进行综合整治11000
合计





801984.594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