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受客观因素影响,大气扩散条件持续下降,全省上下全力攻坚,着力减缓污染物累积,借助科技手段,采取联防联控综合措施,积极降低污染物浓度。
强化预研预判,着力统筹安排
生态环境厅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提前预判本轮污染持续时长、涉及城市和污染程度。省污防办提前向10个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函,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同时,生态环境厅派出2个重污染“测管协同”快速应对小组,赴预测污染最严重的成都平原和川南片区开展监督帮服;开辟“线上”“线下”两个战场,每日动态收集空气质量站点和污染源排放异常数据,实时向地方和现场小组推送。
强化科技支撑,着力精准高效
强化卫星遥感监测、走航监测、污染源监测、空气质量站点监测等科技手段的组合应用,助力精准科学监管。根据遥感监测发现污染高值区,采用走航监测精准识别污染源,应用便携式快检设备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测定污染物排放,锁定违法违规证据。开展大数据分析研判,根据源清单筛查各城市30家排放量靠前企业,根据自动监测数据筛查预警启动后排放量不降反升的企业,督促地方开展针对性检查,提升工作效率。
数据显示,通过对18个工业园区开展走航监测,发现11个颗粒物高值区。现场核查点位65个,存在环境问题点位34个,涉嫌环境违法点位2个。
强化省市联动,着力闭环销号
“测管协同”快速应对小组遵循“不替代、不干预”的原则,强化省市联动,着重帮助地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压实地方政府和企业主体责任。并与地方座谈交流,共同研究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联合开展点位核查,现场移交问题线索,督促问题立行立改。检查情况均录入“移动执法系统”APP,对企业环境问题拉条挂账,生成问题清单二维码交企业签收,企业逐一落实整改后,通过二维码提交上报,由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核查,形成环境问题管理闭环。
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紧盯整改落实,确保责任单位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改,并督促各地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不断推进各项减排措施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