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正文

全国首例环评造假刑事移送案公审,八名被告均当庭认罪

日期:2023-08-17    来源:VOCs前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8/17
09:1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估 展航公司 环境保护

8月14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常某某、余某某等八人提供环评虚假证明文件一案,即江西展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航公司)环评造假案。该案系全国首例环评造假刑事移送案件,也是江西省首例因环评造假被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

图为庭审现场

公诉机关濂溪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常某平、肖某琳、肖某春等八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追究刑事责任,八名被告均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余某、肖某风为夫妻关系,二人长期从事环保相关行业,见被告人肖某琳、肖春某、肖东某待业在家,便商议通过开设环保公司,对外出售公司编制环评报告资质牟利。2019年12月,上述被告人共同出资成立展航公司,随后通过中介介绍,将被告人常某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在展航公司。随后,肖某琳、肖春某、肖东某通过QQ群等媒介对外发布信息招揽客户,肖某风、余某通过熟人介绍承接业务,五人均通过微信收取费用,转给肖常某分配。经统计,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肖某琳等五名被告利用常某平的职业资格以展航公司名义共对外出具环评报告700余份,违法所得70余万元。此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被告人田某华、郑某兵通过余某购买展航公司资质,承揽了13家企业环评报告业务,收取71.35万元。

在庭审中,八名被告均当庭认罪,并表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恳求法庭从宽处理,八名被告的辩护人均根据本案事实发表了辩护意见。本案将择期宣判。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黄凰介绍,环评是约束项目与规划环境准入的制度保障,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少数机构和人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触犯法律底线,环评弄虚作假,严重损害环评制度作用,应当受到严厉惩处。2020年9月,市生态环境局接到展航公司相关违法犯罪线索后,迅速成立专班,一边联系展航公司负责人要求开展现场核查,一边对展航公司编制的九江市辖区内企业的所有环评文件(共7本)进行质量复核,发现展航公司有6本环评文件存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中编制主持人均为同一人却出现不同的签字笔迹,同时还存在环评文件典型弄虚作假情形。

2021年3月10日,市生态环境局正式书面向公安部门移交展航环评造假案,3月15日,市公安局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经过2年多的努力,市公安机关协同生态环境部门驱车七千多公里,在国内3省9市31个县区对展航公司案件进行了侦查取证,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图为旁听席

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为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及警示力度,基于该案公开开庭审理的模式,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九江市生态环境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在九江市注册的所有环评机构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与旁听,以案释法。

通过公开审理,警示每一家环评机构务必严格落实环评编制直接责任,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如果唯利是图、胆敢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教育每一位环评工程师务必引以为戒,落实好环评编制的全过程组织参与和环评质量控制责任,珍惜职业荣誉,严守职业操守,守好环评从业的底线;引导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尊法守法,承接能力范围内业务工作,确保环评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