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强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展播第三批优秀案例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㵲阳河,又名舞水,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沅江左岸的一级支流,黔东南州境内河长153千米,流域面积5262平方千米。㵲阳河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沿河百姓,是当地百姓心中的母亲河。
突出问题
近年来,㵲阳河流域产业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沿河村寨居民在河岸乱堆生活垃圾,乱占河道滩地养殖畜禽、种植蔬菜,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受到严峻挑战。㵲阳河流域干支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趋势加剧。
㵲阳河岑巩县新兴防洪堤老林业局段治理前 㵲阳河岑巩县新兴防洪堤老林业局段治理后
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以法护河,保障河流安澜。先后颁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㵲阳河流域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㵲阳河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地方保护法规,出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为?阳河流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综合治理,守护水晏河清。开展沿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倾倒垃圾、侵占河道等专项整治行动和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建设,促进沿线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常态化管控。
三是强化水生态保护,实现有鱼有草。实施㵲阳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㵲阳河健康调查,获批建立㵲阳河黄平段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种群数量逐年递增,推进凤眼莲、福寿螺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有效遏制入侵物种扩散蔓延势头。
四是坚持协作治污,共护碧水长流。常态化、规范化开展㵲阳河流域联合执法行动,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相互签订《㵲阳河流域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护鱼净水”专项行动。深化落实“河长制”,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属地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实现长治久清。
五是打造生态名片,促进人水和谐。围绕㵲阳河深挖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内涵,拓展“两山”转换路径,成功打造㵲阳河风景区,形成山、水、人美美与共的多彩画卷。
旧州镇川心堡段治理前 旧州镇川心堡段治理后
治理成效
一是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通过上下游协同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区域生活源、工业源、农业面源等污染减排,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向好,近三年?阳河甘溪高碑、金坑、玉屏等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
二是水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修复和建设河滨缓冲带7.3公里、湿地6万平方米,水生植物和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外来入侵物种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水资源保障全面提升。2022—2024年?阳河观音岩电站和大菜园水文站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目标要求。
四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了城景融合、文化创意、滨水旅游、生活服务等多元产业,推动?阳河流域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融合。
㵲阳河人水和谐新画卷
经验启示
黔东南州将保护㵲阳河作为民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道岸同治,上下联动系统做好“治、防、管”文章,全力打造㵲阳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政策,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充分利用苗族、侗族民族生态文化和自然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积极营造“爱水”“护水”“敬水”浓厚氛围,可为地处旅游景区的河湖水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