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编制的《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北京发布,根据《规划》,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4项水利目标。
这4项约束性指标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人民币,下同)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
除了上述约束性指标,《规划》还提出12项预期性指标,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率分别控制在0.6%和0.8%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指标,《规划》提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
二是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三是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四是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及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通过加快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加强雨水利用,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结构。
此外,还包括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全面强化依法治水、科学兴水。
中国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突出了四个重点领域,即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