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正文

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日期:2017-03-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3/13
11: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环境治理 土壤修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然而在治理过程中,我国经验不足。我国要真正实现环境修复工作,还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修复经验,从而推动生态修复有序进行。

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多项瓶颈待破解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需要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修复行业。在此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修复经验,实现生态修复的有序推进。

事实上,从2011年起,我国政府便陆续出台实施了多项生态修复的政策,涵盖了大气、土壤、水资源、固定废弃物等领域。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山水林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可以预见,生态修复是我国未来长期坚持的战略,但由于涉及地方政府、污染责任方、环保企业、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我国生态修复至少面临三个问题。

首先,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监管制度不完善。生态修复是个长期工程,且涉及主体众多,需要有较为完整的政策法规作支撑,但目前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还不健全,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

其次,修复技术能力有限,工程应用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修复技术较为粗放,没能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同时,很多国外技术应用已经很广泛,但国内只有少部分工程应用,存在明显差距。

最后,修复资金匮乏,后期维护投入不够。很多生态修复工程难以持续,资金匮乏是首要原因。据统计,有九成左右的土壤修复项目因资金不到位而延期或停滞。另外,前期修复资金不足,导致后期维护投入也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一是要构建完善政策法规及检测体系,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为生态修复扫清政策层面的阻碍。

二是鼓励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引入发达国家成熟修复技术。由于污染地情况复杂,单一的修复技术已难以应对,需要研发多种技术来处理。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以及引进发达国家成熟修复技术。

三是推动生态修复多元化融资与产业化经营。修复工程耗资大是客观事实,单靠财政拨款也难以维持,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获取足够资金。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