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碳排放 » 碳排放 » 正文

多国“碳中和”目标政策提速升级 全球能源革命拐点将至?

日期:2020-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0
12/15
09: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中和 碳减排目标 二氧化碳

碳中和”绝对是时下最热的高频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相关的目标计划。

为了加快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英国、日本等多国近期都公布了升级版的相关政策,涉及禁售燃油车、促进清洁能源使用、财政政策加码等多个方面。

有能源专家认为,纵观全球能源转型的实践,新技术正在取代资源,成为能源安全的基石,风、光、分布式能源、高效的节能技术等将是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先进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碳中和作为现实目标,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能源转型正在提速。

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或“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个技术概念,指的是释放的二氧化碳(准确说是温室气体),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这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就不会增加。因为碳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所以碳中和就成为“釜底抽薪”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各国2015年12月在《巴黎协定》中承诺,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较工业化前不超过2°C之内,并争取控制在1.5°C之内,并在2050-210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即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之间的平衡。各国需制定碳排放减排目标,即“国家自主贡献”(NDC),每五年更新一次减排进展。

此前,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能源和气候信息小组)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其中大多遵循的是“净零碳”原则,和中国提出的“碳中和”一致。

从地区看,欧洲国家和地区最多。芬兰、奥地利、冰岛、瑞典宣布在2035-2045年间实现零碳,多个欧盟成员国、英国等宣布在2050年实现零碳,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也曾多次公开表示,将在自己上任后带领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在东亚地区,韩国和日本承诺2050年实现零碳。相比之下,中国2060年零碳目标更加清晰。如果考虑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因素,计算从达峰到零碳的年数,欧洲国家多在50年以上,而中国只有30年。

多国推出清晰且严苛的政策计划

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英国、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出台清晰且严苛的政策计划。

比如禁燃。英国提出,到2030年(比原计划提前十年),停止售卖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及货车;到2035年,停止售卖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改进英国的国家基础设施,以更好地为电动汽车提供支持。英国将以此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实现道路运输脱碳化的国家。

据悉,欧洲一直是推动电动化最积极的地区,目前,全球一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宣布了“禁燃”时间表,欧洲国家就占了13个。其中挪威最早,为2025年,和英国一样在2030年前禁售燃油车的国家还有6个,为丹麦、德国、冰岛、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荷兰。

除了禁燃,日本政府正在考虑设定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每年使用约1000万吨氢气发电,其发电量大致相当于30多个核反应堆的发电量。日本政府去年已公布了“氢能利用进度表”,明确日本应用氢能的关键目标,确保其价格不高于传统能源。

多国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支持也没有“缺席”。日本政府日前表示,将投入2万亿日元的财政预算促进生态友好型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发展,以尽快落实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日本希望成为环境友好型投资领域的引领者”。

此外,多个欧洲国家将汽车税与二氧化碳挂钩,排放量大的汽车将被征收更多的税。为了引导交通行为,大多数国家提供了购买激励,有些则是以减税的方式推进。

能源革命转型拐点已来

从各国的“碳中和”推进路径来看,目前建设“零碳国家”一是调整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甚至放弃化石能源;二是提升各行各业的能源效率,特别是制造业的能源效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指出,未来,能源转型的方向应该由依赖资源的发展方式向依赖技术的发展方式转型,因为资源是不可持续的,而技术却是可持续的,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可以实现能源替代成本的不断降低。

“能源革命不仅是在中国发生,而是在全球发生”。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看来,从长期而言,也可以看到未来的投资贸易格局中,碳排放将成为越来越刚性约束条件。可以说,谁掌握了减排的制高点,谁就在未来的国际投资贸易格局中占领了先机。

不难看到,目前英国、日本宣布的政策计划中,就涉及到支持发展海上风能、推进新一代核能研发和加速推广电动车、以及从事蓄电池、氢等减碳相关技术研发。

“碳中和”带来的能源转型已拉开帷幕,其潜在的全球影响可能更加深远。中金研报有一个判断——未来能源的制造业属性,将远大于资源属性。因为“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规模是前者的800倍,即使在平价之后中国制造业也能更好的发挥优势,在光伏,风电,锂电池和氢能等产业产生规模效应和技术迭代后实现能源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带来更经济的成本。”

“未来10年对于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首席执行官JonMoore表示。BNEF最新报告指出,能源转型的脚步亟待加快,否则难以阻挡全球气候变暖,预计到2050年,绿色电力将吸引11万亿美元投资,届时风能和太阳能在全球电力供应中占比将增至56%。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